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投稿须知
期刊订阅
广告合作
联系我们
English
全年文章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2023 Vol.48
按期号、起始页码排序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导出引用
EndNote
Ris
BibTeX
显示/隐藏图片
Select
1.
饲粮粗脂肪水平对禾花鲤生长性能、 机体组成、血清酶活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谢雨桐, 莫文艳, 陈冰, 曹俊明, 李诗洋, 王国霞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23, 48 (
1
): 1-7. DOI:
10.19978/j.cnki.xmsy.2023.01.01
摘要
(
215
)
PDF
(902KB)(
421
)
可视化
收藏
该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不同含量水平粗脂肪对禾花鲤的生长性能、饲料利用率、机 体组成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探究饲料中最适粗脂肪水平。试验选用均重为(4.41±0.01)g的 禾花鲤 525 尾,随机分成 5 组,每组 3 个重复,每个重复 35 尾。配制粗脂肪水平为 6%、8%、 10%、12%和14%的五种等氮不等能饲料。养殖周期63天。结果表明:随着饲料中粗脂肪水平 的升高,饲料系数呈下降趋势(P<0.05),10%、12%、14%组显著低于6%组;蛋白质效率呈上升 趋势(P<0.05),12%、14%组的显著高于6%;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无显著影响(P>0.05)。肥满 度呈上升趋势(P<0.05),14%组显著高于其他组;脏体比、肝体比无显著变化(P>0.05)。饲料粗 脂肪水平增高,全鱼鱼体粗脂肪含量呈上升趋势(P<0.05),12%、14%组显著高于其他组;水分 含量呈下降趋势(P<0.05),14%显著低于其他组;全鱼粗蛋白、灰分含量无显著变化。随着饲料 中粗脂肪的增加,鱼体血清中谷草转氨酶活性呈下降趋势(P<0.05),6%组显著高于其他组,白 蛋白/球蛋白呈先上升再下降趋势(P<0.05),12%显著高于14%组;血糖、甘油三脂、胆固醇、白 蛋白、球蛋白和总蛋白,各水平组差异不显著(P>0.05),淀粉酶、蛋白酶、胰蛋白酶含量在各不 同含量水平脂肪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各组的血清、肝脏的总抗氧化能力、超氧化物歧化 酶活力和碱性磷酸酶差异均不显著(P>0.05)。综上所述,饲料中适宜的脂肪水平可提高饲料 利用率,增加鱼体脂肪含量,提高肝功能,不影响消化酶活和鱼体健康,结合经济效益,推荐 饲料粗脂肪水平为10%。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2.
矮小黄鸡与三个正常型黄鸡正反交肉鸡性能比较分析
曾宪军,张细权,邹燕妮,陈杰,何世梓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23, 48 (
1
): 8-14. DOI:
10.19978/j.cnki.xmsy.2023.01.02
摘要
(
287
)
PDF
(848KB)(
565
)
可视化
收藏
为确认dw基因在江村黄鸡改良与生产应用中的地位,确定节粮快大型肉鸡配套选 育目标,以江丰矮小黄鸡H系为材料,与三个正常型黄鸡(A系、B系、C系)进行正反交试验,比 较分析6个组合(HA、HB、HC、AH、BH、CH)因dw基因作用在肉鸡生产性能、胫长、屠宰性能等 方面表现的差异。结果显示:正交、反交的后代公鸡63日龄体重及胫长差异不显著(P>0.05); 100日龄后代母鸡体重、胫长均差异极显著(P<0.01),其中正交后代母鸡(含dw 基因)体重比反 交母鸡体重轻 29.72%,胫长短 25.76%,符合伴性遗传规律;屠宰率则各组合差异不显著(P> 0.05);反交不含dw 基因的母鸡(AH、BH、CH)腿肌率比正交后代含dw 基因的母鸡(HA、HB、HC) 高。试验结果表明,江丰矮小黄鸡品系的矮脚基因遗传模式属于伴性遗传;100日龄后代母鸡 因dw基因的作用使体重轻29.72%、胫长短25.76%,与国内外多数学者的研究结果相符合。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3.
裸花紫珠颗粒对靶动物犬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的研究
吉艺宽, 邹导夫, 李美娣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23, 48 (
1
): 15-18. DOI:
10.19978/j.cnki.xmsy.2023.01.03
摘要
(
294
)
PDF
(819KB)(
332
)
可视化
收藏
为研究裸花紫珠颗粒对靶动物犬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该文将20只犬(中华田 园犬)按完全随机方法分成4个组,每组5只,分别为第1组(空白对照组)、第2组(裸花紫珠颗 粒0.1 g/kg·bw)、第3组(裸花紫珠颗粒0.3 g/kg·bw)、第4组(裸花紫珠颗粒0.5 g/kg·bw),采用口 服给药的方法,每天给药1次,连续给药10 d,在试验期间观察试验犬临床体征表现,并评价 不同剂量裸花紫珠颗粒对试验犬的体重和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试验犬口服 不同剂量裸花紫珠颗粒连续10 d,临床体征表现正常,未见明显的影响,犬只血液生理生化指 标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果表明,裸花紫珠颗粒对试验犬只的临床体征、 体重和血液生理生化指标无明显影响,安全性较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4.
饲料中添加发酵豆粕对加州鲈生长性能的影响
郭伟干,袁明贵,向蓉,孙凯辉,王晓珊,唐兴刚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23, 48 (
1
): 19-23. DOI:
10.19978/j.cnki.xmsy.2023.01.04
摘要
(
236
)
PDF
(1660KB)(
371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验证饲料中添加发酵豆粕特酵001(以下简称发酵豆粕)对加州鲈生长性能的影 响,以体重为14 g左右的加州鲈鱼苗为研究对象,以循环水的方式饲养加州鲈鱼苗,试验分为 6组,分别在饲料中添加0%、5%、7.5%、10%、12.5%、15%的发酵豆粕,通过6周的试验观察并分 析不同添加量发酵豆粕对加州鲈生长、饲料利用效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基础配方饲料 中添加5%发酵豆粕,加州鲈的增重率、特定成长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5%发酵豆粕添 加量组和对照组饲料系数显著优于12.5%和15%发酵豆粕添加量组(P<0.05),7.5%发酵豆粕 添加量组饲料系数显著优于 15%添加量组(P<0.05),各组间粪便溃散度差异不显著(P> 0.05)。本试验结果显示,在基础饲料中添加5%或7.5%发酵豆粕可提高加州鲈的生长性能和 饲料利用率,但随着发酵豆粕添加量增加,加州鲈鱼生长性能指标及饲料利用率有所降低。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5.
山羊地方性鼻内肿瘤病毒TaqMan荧光定量 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黎家明 ,郑烁东 ,罗世诚 ,张浩权 ,颜广智 ,陈盛楠 ,刘明杰 ,黄良宗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23, 48 (
1
): 24-28. DOI:
10.19978/j.cnki.xmsy.2023.01.05
摘要
(
225
)
PDF
(1839KB)(
177
)
可视化
收藏
为建立山羊地方性鼻内肿瘤病毒(Enzootic nasal tumor virus of goats,ENTV?2)快速检 测方法,根据 ENTV?2 env 基因保守区域设计引物和 TaqMan 探针,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建立 TaqMan 荧光定量 RT?PCR 检测方法,并对其特异性、灵敏性、重复性与临床检测效果进行验 证。结果显示,该方法建立的标准曲线在重组质粒浓度为 1.019×109 —1.019×102 copies/μL时, 相关系数R2为0.998,Ct值和重组质粒浓度有良好的线性关系;与相关的其他5种羊常见病原 无交叉反应,最低检测限度为 10.19 copies/μL,组间和组内的变异系数均在1.5%内。利用本研 究建立的方法与常规RT?PCR对20份临床样品进行对比检测,两种方法的ENTV?2阳性检出率 分别为60%(12/20)和30%(6/20),两种方法的总符合率为70%(14/20)。结果表明,本研究建 立的方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重复性好,为ENTV?2的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提供技术手段。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6.
罗伊氏菌素对产气荚膜梭菌的体外抑制作用
李金燕 ,马新燕 ,向蓉 ,廖申权 ,吕晓慧 ,杨桥 ,张晓玲 ,杨希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23, 48 (
1
): 29-34. DOI:
10.19978/j.cnki.xmsy.2023.01.06
摘要
(
311
)
PDF
(2257KB)(
190
)
可视化
收藏
产气荚膜梭菌(Clostridium perfringens,Cp)是一种急性人畜共患病——坏死性肠炎的 主要病原菌。罗伊氏菌素(Reuterin)是少数益生菌以甘油为发酵底物的产物,具有广谱抗菌活性。 本研究旨在观察罗伊氏菌素对产气荚膜梭菌不同细菌型的体外抑制作用,以及不同储存温度对 罗伊氏菌素抑菌性能的影响。利用甘油诱导罗伊氏乳杆菌合成罗伊氏菌素,通过丙烯醛?色氨酸 法测定其浓度。以96孔板OD检测法和平板滴定法测定罗伊氏菌素对A型、B型、C型、D型和E型 5种产气荚膜梭菌标准菌株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比较-20 ℃、 室温RT(25 ℃)及37 ℃储存24 h后的罗伊氏菌素对产气荚膜梭菌A型和C型的抑菌性能。结果表 明:罗伊氏菌素样品浓度为26.13 μmol/mL。不同浓度罗伊氏菌素处理后,96孔板法抑菌性能检 测中A型和D型最为敏感,MIC值分别为0.78 μmol/mL和0.52 μmol/mL,B型、C型和E型菌株也 较敏感,MIC值分别为1.57 μmol/mL,1.57 μmol/mL和1.83 μmol/mL;平板滴定法中0.26 μmol/mL 罗伊氏菌素处理后5种标准菌已全部被抑制。罗伊氏菌素经不同储存温度处理后测定抑菌性能, 以产气荚膜梭菌 A 型和 C 型为例,结果抑菌性能未发生变化,其 MIC 分别为 0.78 μmol/mL 和 1.57 μmol/mL。本研究证明,罗伊氏菌素对产气荚膜梭菌具有较好的体外抑制作用,且其抑菌性 能不受储存温度影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7.
猪增生性肠炎的诊治
徐民生 ,柯海意 ,杨冬霞 ,宋帅 ,勾红潮 ,张昆丽 ,蒋智勇 ,李艳 , 楚品品 ,翟少伦 ,简运华 ,李春玲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23, 48 (
1
): 35-38. DOI:
10.19978/j.cnki.xmsy.2023.01.07
摘要
(
275
)
PDF
(1251KB)(
313
)
可视化
收藏
广东省某规模化养猪场部分圈舍猪群发生腹泻、拉血便症状,病理解剖显示肠道组 织肿大出血,死亡猪只粪便呈黑色煤焦油状。本文采集了病死猪只的粪便进行PCR检测和鉴 定,结合发病症状,确定发病原因是由于胞内劳森菌引起的猪增生性肠炎。用药物泰妙菌素 进行临床治疗,结合其他药物辅助治疗,猪群健康状况逐渐趋于稳定。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8.
不同商品化病毒DNA提取试剂盒对非洲猪瘟病毒检测效果的比较研究
杨云龙, 冯永智, 高 琦, 吴小仪, 龚浪, 张桂红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23, 48 (
1
): 39-43. DOI:
10.19978/j.cnki.xmsy.2023.01.08
摘要
(
166
)
PDF
(2016KB)(
198
)
可视化
收藏
为建立快速、准确的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ASF)检测方法,试验针对ASFV 的晚期翻译p72蛋白基因构建了标准品质粒和标准曲线,并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对OIE和 CADC提供的引物和探针进行灵敏性的比对及对多种DNA提取试剂盒提取的ASFV DNA检测 效率进行了评价,为ASFV的高效检测提供数据参考。结果表明:构建的ASFV晚期p72基因的 标准品质粒和标准曲线中,p72标准品质粒的检测效率与灵敏度较优。通过使用OIE、CADC分 别提供的引物、探针和多种DNA提取试剂盒进行ASFV荧光定量PCR检测,发现CADC提供的 引物和探针对于ASFV的检测更加灵敏,Axygen品牌的DNA提取试剂盒对ASFV的检测性价比 更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9.
影响畜禽繁殖性能与肠道微生物的共同因素及其互作的研究进展
董梦琳, 陈鹏, 严霞, 董尚智, 罗雪辉, 郭钊文, 罗成龙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23, 48 (
1
): 44-50. DOI:
10.19978/j.cnki.xmsy.2023.01.09
摘要
(
221
)
PDF
(881KB)(
938
)
可视化
收藏
畜禽肠道微生物的组成及其繁殖性能存在共同的影响因素,同时肠道微生物的组 成和繁殖性能之间存在互作,畜禽肠道微生物不仅会影响繁殖性能和性激素水平,而且不同 性别和繁殖阶段也会影响肠道微生物的组成。该文主要从激素、肠道微生物以及繁殖性能的 差异等方面阐述了畜禽在不同繁殖性能下肠道微生物丰富度和多样性的变化以及肠道微生物 变化引起的繁殖性能的差异,以期让读者了解畜禽的繁殖性能和肠道微生物的相互作用,并 为更加深入研究二者之间的互作机制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10.
GEM⁃PA表面展示系统研究进展
吕瑞卿,焦翠翠,张梦瑶,王化磊,张海丽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23, 48 (
1
): 51-56. DOI:
10.19978/j.cnki.xmsy.2023.01.10
摘要
(
353
)
PDF
(838KB)(
375
)
可视化
收藏
GEM?PA 表面展示系统是由革兰氏阳性细菌增强基质(Gram positive Enhancer Ma? trix,GEM)与锚定蛋白(Protein Anchor,PA)组成,以GEM颗粒为展示核心,外源蛋白通过与 PA锚定蛋白的融合表达实现其在GEM颗粒表面的展示。由于GEM颗粒生物安全性高、结合外 源蛋白能力强、有自体佐剂效应等优点,以其为基础的GEM?PA表面展示系统近年来发展迅 速,成为表面展示系统新的研究热点之一。目前,该系统已应用于固定化酶、蛋白及病毒纯 化、新型疫苗的研制等多个领域。该文将对该系统的组成及应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11.
广东历年PRRSV流行毒株与疫苗株的重组分析
康溥 ,陈强 ,林牧 ,王晓虎 ,王刚 ,吕宗吉 ,陈晶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23, 48 (
1
): 57-62. DOI:
10.19978/j.cnki.xmsy.2023.01.11
摘要
(
230
)
PDF
(1383KB)(
198
)
可视化
收藏
从GenBank上可查的全部424株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全基因序列中筛选出了42株来源于广东的PRRSV毒株全基 因组序列与6株PRRSV疫苗株全基因序列,用RDP4(Recombination detecting program 4,RDP4) 软件进行重组分析。发现广东株之间的重组事件集中在2010年、2011年和2015年。JXA1?R? CN?2009作为亲本毒株出现在12个重组事件中,重组体的年份从2010年延续到2018年。疫苗 株Ingelvac ATP?US?2006与CH?1R?CN?2008作为次要亲本毒株出现在事件10中,该事件的重组 体为广东2018年的毒株。在事件18和25中可以见到疫苗株之间的重组,但软件同时显示该 事件可能是自然进化而非重组。该研究对广东猪场科学规范的使用弱毒疫苗有着一定指导意 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12.
粤西地区规模化养鸡场鸡传染性病毒性腺胃炎分子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潘晓婷, 李秀, 戚南山, 廖申权, 李娟, 吕敏娜, 林栩慧, 蔡海明, 胡俊菁, 钟耀光, 卓福球, 张健騑, 孙铭飞, 李国清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23, 48 (
1
): 63-70. DOI:
10.19978/j.cnki.xmsy.2023.01.12
摘要
(
158
)
PDF
(4827KB)(
228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解广东粤西地区鸡传染性病毒性腺胃炎(Transmissible viral proventriculitis, TVP)的流行情况和主要病因,本研究于粤西地区部分发病鸡场共采集910份(每10份混为1个 样本,共91个样本)腺胃样品,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对8种TVP相关病毒进行检 测。结果显示,91份样品中检测出42份相关病毒核酸阳性,阳性率46.2%;共检出TVP相关病 毒6种,发现有病毒双重感染和混合感染情况。该地区病鸡无品种特异性,但小鸡和中鸡病毒 感染率差异显著。这表明粤西地区养鸡场普遍存在TVP感染,本研究为粤西地区TVP的流行 规律研究及防控提供基础数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13.
2023年度生猪产业营养与饲料领域发展趋势与建议
王丽, 肖昊, 胡胜兰, 马新燕, 蒋宗勇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23, 48 (
2
): 1-4. DOI:
10.19978/j.cnki.xmsy.2023.02.01
摘要
(
214
)
PDF
(857KB)(
338
)
可视化
收藏
2022年生猪产能稳定增加,加之饲料原料价格持续上涨、畜牧业减排降碳等,诸多 因素给生猪养殖主体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尽管生猪养殖面临严峻压力,但养殖前端、中端和后 端各类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为生猪健康养殖注入新能量。该文提出了2023年生猪产业发展的 方向,如加快推进智能化养殖技术、提升饲料配制精准化水平、加强精准饲喂技术、加大力度开 发非粮饲料原料、研究新型替抗产品、采用低蛋白饲料源头减排等,旨在为生猪产业健康发展 提供方向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14.
1—21日龄黄羽肉鸡碘需要量研究
谭淑君, 蒋宗勇, 李龙, 蒋守群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23, 48 (
2
): 5-10. DOI:
10.19978/j.cnki.xmsy.2023.02.02
摘要
(
113
)
PDF
(881KB)(
247
)
可视化
收藏
该试验旨在通过研究饲粮不同碘添加水平对黄羽肉鸡生长性能、免疫器官指数、血 液T3、T4含量及T3/T4比值的影响,以确定1-21日龄黄羽肉鸡饲粮碘适宜添加水平。试验选取1 日龄健康、发育良好的快速型岭南黄羽肉鸡公雏1 440只,随机分成6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6 个重复,每重复40只。各处理组在基础饲粮上分别添加不同剂量的Ca(IO3)2,使饲粮碘添加 水平分别为0.00、0.20、0.40、0.60、0.80、1.00 mg/kg。结果表明:饲粮碘添加水平对试验鸡平均日 增重、平均日采食量、料重比均无显著影响(P>0.05)。采用单斜率折线分析,以平均日增重为 评价指标,确定饲粮碘适宜添加水平为0.80 mg/kg。饲粮不同碘添加水平对试验鸡免疫器官指 数、血液中T3、T4含量及T3/T4的比值均无显著影响。综上所述,1—21日龄快速型黄羽肉鸡公鸡 玉米-豆粕型饲粮的适宜碘添加水平为0.80 mg/kg,即饲粮碘最适宜水平为0.91 mg/kg。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15.
妊娠及泌乳期母猪能量需要及在畜牧生产中的 应用研究
安肖凯, 高开国, 王文策, 肖昊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23, 48 (
2
): 11-17. DOI:
10.19978/j.cnki.xmsy.2023.02.03
摘要
(
181
)
PDF
(930KB)(
690
)
可视化
收藏
能量是母猪妊娠阶段最重要的营养物质,为猪的一切生命活动提供燃料。准确测 量母猪不同生长阶段饲料原料的能量利用率,可以配制更全面的饲料以满足猪不同生长阶段 的能量需求。该文综述了包括美国猪营养需要(NRC,2012)在内的四种数据库的妊娠期和哺 乳期母猪的能量需要量,以及研究不同能量物质添加对不同阶段母猪繁殖性能及生理功能等 的影响,为今后繁殖期母猪能量动态需要量研究提供了理论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16.
新城疫病毒载体疫苗研究进展
张国丽,徐少珠,邝贞结,潘成稚,肖杰,齐冬梅*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23, 48 (
2
): 18-23. DOI:
10.19978/j.cnki.xmsy.2023.02.04
摘要
(
249
)
PDF
(879KB)(
548
)
可视化
收藏
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作为载体已成功地应用于多种人类和动 物疫病疫苗的研发中。大量研究表明,重组新城疫病毒(Recombinant NDV,rNDV)载体疫苗相 较于传统疫苗无论在体液免疫、黏膜免疫,还是攻毒保护等方面均有较好的表现。NDV载体已 成为研制安全、高效、低毒、免疫原性更佳的载体疫苗的重要工具。该文综述了利用NDV作为 疫苗载体的反向遗传学技术在家禽、哺乳动物和人用新型疫苗研制方面的进展,以期为更好地 利用NDV载体研制更多的疫苗提供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17.
兽用抗菌药物PK/PD同步模型研究进展
魏海涛, 方秋华, 杨伟聪, 张炳顺, 刘铄佳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23, 48 (
2
): 24-29. DOI:
10.19978/j.cnki.xmsy.2023.02.05
摘要
(
197
)
PDF
(1071KB)(
417
)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来关于兽用抗菌药物的药代动力学/药效学(Pharmacokinetics/Pharmacodynam? ics,PK/PD)同步模型的研究取得较大进展。了解PK/PD同步模型的基本概念,利用PK/PD同 步模型优化给药方案,可以增强药物的抗菌效果,减少耐药性的发生。该文介绍了PK/PD同步 模型的研究方法和应用进展,以及PK/PD同步模型在兽药领域面临的挑战和应用前景,以期提 高对兽药PK/PD同步模型及其未来发展趋势的认识,为兽用抗菌药物PK/PD同步模型研究开 展提供一定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18.
猫肥厚性心肌病继发动脉血栓栓塞诊疗新进展
周水莲1,2 ,曲燕燕1 ,白雨曼2 ,黄健佳3 ,谢文婷3 ,于义博2 ,龚晓佩2 , 邱文粤2 ,庞晓玥2 ,章心婷2 ,张鑫1* ,苏荣胜2*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23, 48 (
2
): 30-35. DOI:
10.19978/j.cnki.xmsy.2023.02.06
摘要
(
429
)
PDF
(886KB)(
1086
)
可视化
收藏
肥厚性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HCM)是猫最常见的心脏病,特征是心 室壁向心性增厚并发乳头肌肥厚。猫HCM继发动脉血栓栓塞(Arterial thromboembolism,ATE) 检出率逐年升高,此病总体存活率低至35%,越来越受到重视。该文综述了猫HCM继发ATE 的诊断与治疗进展,并特别介绍了目前主要治疗药物及其疗效。提出针对好发品种尽早建 档,定期体检筛查,发病后及时送医;选育新品种;提高手术治疗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技术;谨 慎使用治疗血栓药物,尝试使用新型抗栓溶栓药物等综合措施以期提高此病治愈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19.
不同产蛋周龄肉种鸡血清类固醇激素代谢水平分析
刘家欣, 辛文涛, 蒋小龙, 杨保和, 袁明凤, 田允波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23, 48 (
2
): 36-40. DOI:
10.19978/j.cnki.xmsy.2023.02.07
摘要
(
114
)
PDF
(1614KB)(
298
)
可视化
收藏
该试验旨在研究不同产蛋周龄肉种鸡各级卵泡发育的变化及血清类固醇激素的代 谢差异。随机选择开产期(24周龄),产蛋高峰期(28周龄)及产蛋后期(47周龄)的肉种鸡各6 只,通过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检测不同产蛋周龄肉种鸡血清中类固醇激素水平。 结果表明:与产蛋高峰期相比,产蛋后期肉种鸡卵巢内小黄卵泡数目极显著增加(P<0.01),血 清中孕酮在开产期浓度最高,极显著高于产蛋高峰期(P<0.01);11?脱氧皮质醇和睾酮的含量 在产蛋高峰期最高;开产期次之,而产蛋后期含量最低;孕酮和雌二醇的水平在产蛋高峰期最 低,而在产蛋后期含量升高;在产蛋后期,雌二醇的含量极显著高于产蛋高峰(P<0.01),孕酮 水平显著高于产蛋高峰期(P<0.05);雌二醇水平在产蛋后期显著高于开产期(P<0.05);17?羟基 孕烯醇酮随着产蛋周龄的增加,含量逐步增加,但不同周龄间差异不显著。结果表明产蛋中 后期肉种鸡产蛋量下降可能与小黄卵泡向等级卵泡发育受到阻碍及雌二醇和孕酮水平的显著 增加相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20.
呕吐毒素对感染鸡毒支原体和禽致病性 大肠杆菌雏鸡的影响
刘佳旭, 韩倩, 郭思桃, 齐振雄, 王永强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23, 48 (
2
): 41-45. DOI:
10.19978/j.cnki.xmsy.2023.02.08
摘要
(
133
)
PDF
(1464KB)(
465
)
可视化
收藏
鸡毒支原体是导致禽多病因气囊炎的重要病原之一,经常与禽致病性大肠杆菌混 合感染,严重威胁养禽业的健康发展。此外,饲料中的霉菌毒素是一大类由真菌、霉菌的产生 的二级代谢产物,给人类和动物健康带来严重的风险。为了探究霉菌毒素与鸡毒支原体及禽 致病性大肠杆菌混合感染的相关性,以浓度为1×1010 CCU /mL鸡毒支原体S6标准菌株接种7 日龄麻黄鸡,6天后接种1×107 CFU/mL禽致病性大肠埃希氏杆菌O78株,并在试验期间饲喂含 8 mg/kg呕吐毒素饲料。试验结果表明,雏鸡感染鸡毒支原体和禽致病性大肠杆菌后,不会导 致呼吸道感染的相关临床症状出现;在感染上述病原的基础上,饲喂呕吐毒素会导致鸡毒支原 体的抗体水平显著下降,血液中鸡毒支原体的检出率明显升高。该研究评价了呕吐毒素的免 疫抑制能力,且证实雏鸡多病因气囊炎的发生可能需其他致病因子。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21.
猪肉中四种系水力测定方法的比较研究
李颢 ,郑恩琴 ,王塑天 ,辛海云 ,姚泽锴 ,李宝红 ,王莹 , 胡斌 ,程蕾燕 ,李剑豪 ,孟繁明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23, 48 (
2
): 46-51. DOI:
10.19978/j.cnki.xmsy.2023.02.09
摘要
(
215
)
PDF
(981KB)(
403
)
可视化
收藏
探究四种方法测定猪肉系水力的差异,结合实际操作对系水力的测定方法进行改 进及评价,为猪肉系水力及肉品质鉴定方法提供理论依据。利用农业部标准NY/T 1333-2007 中提到测定系水力的四种方法,使用压力法、离心法、滴水损失和蒸煮损失对100多份新鲜猪 肉样品进行平行测定,将肉内水分含量(直接干燥法)作为评价系水力的第五个指标,通过公 式计算每一份样品不同方法测定出的系水力,对比分析不同方法差异。结果表明,与其他几 种方法相比,滴水损失法的误差最小,平均损失率为 1.984%;压力法测定的平均值为 68.377%,离心法和压力法计算公式相同,平均值为65.098%,但离心法的变异系数是几种方 法中最大的,达到了 10.633%;蒸煮法测定的平均值为 66.888%,水分含量的平均值为 68.022%,与压力法测定的均值相近。该研究发现,滴水损失受人为因素的影响最小,但适合 肉品质相差较大时的测定;肉内水分含量可以在生产上替代压力法和离心法,但其耗时较长; 在市场上可以使用蒸煮法进行肉质的初步鉴别,蒸煮法速度较快,方便消费者品尝以更直观 的感受肉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22.
八种植物提取物对MODE⁃K细胞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梁梅,孙心怡,郭梦如,武慧宁,张进,赵林露,刘晓曦*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23, 48 (
2
): 52-58. DOI:
10.19978/j.cnki.xmsy.2023.02.10
摘要
(
171
)
PDF
(1274KB)(
633
)
可视化
收藏
该试验旨在评价基于脂多糖(LPS)诱导MODE?K细胞氧化应激模型评价8种植物提 取物的抗氧化能力。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筛选建模条件。用ELISA法检测细胞炎性 因子白介素6(IL?6)、活性氧(ROS)水平、乳酸脱氢酶(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 醛(MDA)和还原型辅酶Ⅰ(NADH)的表达量,用 qPCR 法检测细胞中 HO?1 mRNA 的表达量。 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40 μg/mL的LPS处理细胞1 h后极显著降低细胞活率(P<0.01);显著 提高IL?6、ROS、LDH、MDA表达量(P<0.05),极显著提高HO?1 mRNA的表达(P<0.01),显著降 低SOD(P<0.01)与NADH活性(P<0.05);与模型组相比,紫苏籽与虎杖提取物组的MDA表达量 均显著降低(P<0.05),NADH与HO?1 mRNA表达量均显著升高(P<0.05),其余6种提取物并未 表现出显著差异。综上,8种植物提取物中,紫苏籽与虎杖提取物(20 μg/mL)使MODE?K细胞 抗氧化作用提升,且紫苏籽效果优于虎杖。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23.
壳聚糖接枝庆大霉素缀合物对小鼠溃疡性结肠炎的 保护效果
王新晨 ,胡灿颖 ,雍艳红 ,李程鹏 ,巨向红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23, 48 (
2
): 59-64. DOI:
10.19978/j.cnki.xmsy.2023.02.11
摘要
(
189
)
PDF
(1875KB)(
197
)
可视化
收藏
为观察壳聚糖接枝庆大霉素缀合物(CS?GT)对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ulfate sodium salt,DSS)诱导小鼠溃疡性结肠炎的保护效果。30只健康雄性小鼠(C57BL/6J,SPF级)随机平 均分为5组,分别为对照组、DSS组和CS?GT低、中、高剂量添加组。处理结束后,观察临床变 化、肠道结构、血清生化指标和炎性因子表达。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DSS处理组小鼠体重 下降(P<0.01),结肠长度缩短(P<0.01),肠道出血及肠绒毛脱落,血清中ALB与TP含量显著 降低(P<0.01),促炎因子IL?6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抗炎因子IL?4和IL?13表达水平显 著降低(P<0.05)。而添加中、高剂量CS?GT组相较于DSS组小鼠体重显著上升(P<0.05)、结肠 长度显著增加(P<0.05),肠出血现象减少,血清中ALB与TP含量显著上升(P<0.05),促炎因 子IL?6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5),抗炎因子IL?4和IL?13有一定的上升趋势。说明CS?GT对 DSS诱导的小鼠结肠炎有明显保护效果,有望开发成动物肠道保护的功能饲料添加剂。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24.
饲料禁抗背景下规模化猪场胞内劳森菌的 流行病学调查
支康发 ,李复坤 ,钟梦龙 ,王红彩 ,李波 ,欧兰欣 , 黄福强 ,余新刚 ,齐冬梅 ,张浩吉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23, 48 (
2
): 65-69. DOI:
10.19978/j.cnki.xmsy.2023.02.12
摘要
(
195
)
PDF
(1172KB)(
337
)
可视化
收藏
为掌握在饲料禁抗和养殖端限抗背景下规模化猪场胞内劳森菌的流行情况,为猪 增生性肠炎的精准防控提供依据。该研究运用巢式PCR和间接ELISA方法对饲料禁抗后不同 来源的粪便样品和血清样品进行检测。饲料禁抗背景下,对采自不同猪场695 份粪样的巢式 PCR检测显示,猪群胞内劳森菌的总体感染率为23.88%,保育猪、肥育猪和种猪感染率分别为 16.56%、29.58%和24.63%。对饲料禁抗和饲养期间限抗猪群的跟踪调查结果为,保育猪在30、 44、58、72日龄的感染率分别是16.67%、20.00%、50.00%和70.00%;后备母猪的感染率44.44%— 66.67%。对 338 份不同猪场送检血清样品的 ELISA 检测显示,胞内劳森菌的抗体阳性率为 42.6%,不同猪场的阳性率10%—75.90%。上述结果表明,现阶段我国规模化猪场胞内劳森菌 PCR检测阳性率和ELISA检测的阳性率均处于较高水平。饲料禁抗以及饲养期间限抗的保育 猪和后备母猪群跟踪调查的最高感染率分别达70%和66.67%,保育猪随着饲养日龄的增加感 染率呈明显地升高趋势。因此,在饲料禁抗背景下,规模化猪场应更加重视猪增生性肠炎的 防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25.
三种ELISA方法与荧光抗体病毒中和试验检测 狂犬病抗体的一致性分析
洪伟彬,莫钻兰,殷三鸿,叶毅飞,李敏,徐振娜,黄世品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23, 48 (
2
): 70-73. DOI:
10.19978/j.cnki.xmsy.2023.02.13
摘要
(
241
)
PDF
(853KB)(
279
)
可视化
收藏
为筛选合适狂犬病抗体检测的试剂盒,该研究以荧光抗体病毒中和试验(fluores? cent antibody virus neutralization FAVN)方法为参照,与3个ELISA试剂盒方法进行比对,进行 一致性分析,并计算了三种试剂盒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显示:三种不同的试剂盒中,试剂 盒A与FAVN一致性最好,Kappa值为0.605,有较高的一致性,符合率为86%;试剂盒B次之, Kappa 值为 0.485,为中度一致,符合率为 80%;试剂盒 C 与 FAVN 的一致性最差,Kappa 值为 0.310,符合率也最低,为74%。在敏感性和特异性方面,试剂盒A的敏感性最高,为92.1%, 试剂盒B的特异性最高,为72.7%。本研究为临床上科学的筛选试剂盒提供了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26.
液体培养法与qPCR法对检测猪鼻支原体灵敏度比较
薛少华 ,吕紫欣 ,张鑫杰 ,戴爱玲 ,杨小燕 ,俞国华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23, 48 (
2
): 74-80. DOI:
10.19978/j.cnki.xmsy.2023.02.14
摘要
(
152
)
PDF
(1602KB)(
218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比较《中国药典》已收录但相当耗时的液体培养法和未收录但相对快速的荧光 定量PCR(qPCR)法对支原体检测的灵敏度,试验分别在猪鼻支原体生长的对数期(48 h)、稳定 期(96 h)和衰亡期(144 h)取样,将样品10倍系列稀释后,使用液体培养法和qPCR法对各个 稀释度进行检测(两种方法的样品加入体积分别为0.5 mL和5 μL),以比较二者的灵敏度。结 果显示:在存活支原体占比高的对数期和稳定期,液体培养法比qPCR法的检测灵敏度高约100 倍;而在死亡支原体占比大幅增加的衰亡期,结果则相反,qPCR法反而比液体培养法的检测灵 敏度高约1 000倍。当把对数期样品高速离心浓缩约100倍后再用qPCR法检测,其检测灵敏 度比浓缩之前提高了约100倍。上述结果表明:影响液体培养法和qPCR法相对灵敏度的主要 因素是各自体系中不同的样品加入体积和样品中存活支原体的比例,而由于前一因素导致的 两种方法灵敏度的差异,可以通过高速离心浓缩的方法缩小,使两种方法的相对灵敏度基本 相同。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27.
一例超声刀切除猫舌下肿物病例的诊疗与探讨
戴镜红,黄瑞武,邱文粤,苏荣胜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23, 48 (
2
): 81-84. DOI:
10.19978/j.cnki.xmsy.2023.02.15
摘要
(
816
)
PDF
(1746KB)(
252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更好地推广超声刀在宠物临床诊治上的应用,本文对一例猫舌下肿物应用超 声刀切除的诊疗过程进行回顾,对其临床症状、诊断、治疗、术后护理和愈后情况进行分析,将 超声刀舌下肿物切除术与传统外科手术的区别进行讨论。结果表明该舌下肿物经组织病理学 检查诊断为胶原纤维增生;应用超声刀切除舌下肿物具有损伤小,出血少,切割精准以及预后 效果更好等优势,推荐超声刀在兽医临床外科手术中使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28.
仔猪腹泻病流行现状及防控技术研究进展
刘诗雨, 李彬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23, 48 (
3
): 1-7. DOI:
10.19978/j.cnki.xmsy.2023.03.01
摘要
(
185
)
PDF
(1040KB)(
376
)
可视化
收藏
仔猪腹泻病在猪群中发病急、规模大、速度快,年平均发病率高,给全球养猪业带来 巨大威胁,导致惨重的经济损失。仔猪腹泻病病因复杂,引起仔猪腹泻的主要病原具有能自 然重组、持续变异、宿主谱广和血清型多样等流行特征。随着变异病原增多、混合感染情况严 重及疫苗保护效果下降等问题的出现,迫切需要开发更灵敏准确的检测手段、更安全有效的可 用疫苗和升级现有的综合防控技术。该文就仔猪腹泻病的病因、流行现状和综合防控关键技 术研究进展方面进行阐述总结,提出疫病精准诊断、疫苗合理选择、加强生物安全和严格饲养 管理等的综合防控措施,为诊断和防控该病提供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29.
动物替抗天然产物的研究及应用进展
巨向红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23, 48 (
3
): 8-17. DOI:
10.19978/j.cnki.xmsy.2023.03.02
摘要
(
277
)
PDF
(1079KB)(
692
)
可视化
收藏
全球每年的抗生素消耗量巨大,致使细菌耐药性和药物残留问题日益突出,“超级 细菌”的发生频率及概率陡增,对人类及畜禽健康构成重大威胁。尽管欧美等发达国家及我国 都相继出台了系列“禁抗限抗”政策,但非洲及东南亚部分国家的抗生素使用仍存在监管不足、 过量使用等乱象,细菌耐药性问题的长期威胁依然存在。因此,寻找有效减抗替抗天然产物 以较少抗生素使用成为行业的关注焦点。中草药、益生菌、抗菌肽、酸化剂、酶制剂及兽用海洋 药物等表现出优良的抗菌、抑炎、免疫力增强及促生长功能,绿色无抗养殖技术被不断突破并 成为趋势。该文综述了我国抗生素使用现状以及替抗天然产物的功能作用、存在问题及可能 的解决途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30.
畜禽养殖场典型臭味成分吲哚和 3⁃甲基吲哚形成及消解机制
邓盾, 余琴, 翁光英, 马新燕, 卢钰升, 马现永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23, 48 (
3
): 18-23. DOI:
10.19978/j.cnki.xmsy.2023.03.03
摘要
(
166
)
PDF
(1450KB)(
720
)
可视化
收藏
因养殖恶臭味引发的环境案件频发,养殖场强化臭气减排工作日益紧迫。该文主 要对畜禽养殖场典型臭味成分吲哚和3?甲基吲哚的形成机制、降解方法以及防控过程中存在的 问题进行详细阐述。色氨酸是吲哚和3?甲基吲哚形成的源头,采用发酵饲料、酸化剂和益生菌 能够从源头控制吲哚的形成。改变肠道pH值也能够显著减少3?甲基吲哚的生成;添加微生物 及一些酶制剂能够很好控制粪污储存过程中吲哚和3?甲基吲哚的形成;在猪舍设计时,考虑使 用环控设备,强化物理除臭手段,对吲哚和3?甲基吲哚进行进一步消减,从而实现系统性控制 吲哚类恶臭物形成和传播。该文为科学防控养殖场恶臭物污染提供了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31.
基于传统烹饪肉类预制菜的加工技术需求
刘梦竹, 康桦华, 涂杜, 韩依辛, 谭庶, 甄锐, 徐志宏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23, 48 (
3
): 24-29. DOI:
10.19978/j.cnki.xmsy.2023.03.04
摘要
(
235
)
PDF
(1677KB)(
413
)
可视化
收藏
畜禽肉类预制菜是指以畜禽肉为主要原料,经过加工处理后的成品或半成品,作为 主食菜肴。该文基于预制菜基本特征和发展现状,比较了传统畜禽肉类烹饪菜肴与肉类预制 菜工业化的特征,总结了中西传统畜禽肉类产品加工工艺,针对肉类预制菜和传统菜肴的特 点,提出相应发展预制菜的技术需求和建议,以期为科技创新推动畜禽肉类预制菜产业快速 发展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32.
长白母猪断奶至配种间隔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陈信佑, 林清, 张笑科, 李婷婷, 万鹏冲, 林长光, 黄珍, 谢水华, 张豪, 李加琪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23, 48 (
3
): 30-34. DOI:
10.19978/j.cnki.xmsy.2023.03.05
摘要
(
141
)
PDF
(1987KB)(
144
)
可视化
收藏
该研究旨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定位影响长白母猪断奶至配种间隔的候选基因, 以期为我国种猪育种工作提供理论参考。本研究以国家某核心育种场1 063头长白母猪的断 奶至配种间隔记录和50 K基因数据为研究材料,利用GEMMA软件的混合线性模型进行全基 因组关联分析(GWAS),鉴定关联分析显著位点。结果表明,长白母猪第一胎次和第三胎次共 存在5个显著SNPs。对5个显著位点进行单倍型分析,获得4个单倍型块。筛选到的BTG1、 FUT1、FUT2、SCNN1G和CBLB基因可能是影响断奶至配种间隔性状的重要基因,该研究结果 可作为以后种猪育种实践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33.
色氨酸对蛋种鸭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张亚男, 黄雪冰, 金永燕, 赖跃, 李凯潮, 郑春田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23, 48 (
3
): 35-41. DOI:
10.19978/j.cnki.xmsy.2023.03.06
摘要
(
147
)
PDF
(1044KB)(
93
)
可视化
收藏
该试验旨在通过研究饲粮色氨酸水平对蛋种鸭抗氧化性能的影响,探究蛋鸭饲粮 色氨酸的适宜添加水平。试验选用体重和产蛋性能相近,健康的22周龄福建龙岩山麻蛋鸭 504只,随机分为6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14只鸭,单笼饲养,试验期为16周。 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设计,饲粮中色氨酸的水平分别为:1.0、2.0、3.0、4.0、5.0、6.0 g/kg。结果表 明:1)饲粮色氨酸水平为2 g/kg时,蛋种鸭血浆T?SOD活性最高(P<0.05);血浆5?羟色胺活性 随饲粮色氨酸水平升高呈线性和二次增加(P<0.05),对褪黑素无显著影响(P>0.05)。 2)蛋种 鸭肝脏T?SOD和T?AOC活性随饲粮色氨酸水平增加呈线性和二次增加,MDA含量在2 g/kg处 最低,对GSH?Px活性无显著影响(P>0.05);肝脏GPx1、SOD和Nrf2表达量随饲粮色氨酸水平增 加呈线性和二次变化,分别在4 g/kg、2 g/kg、1 g/kg处获得最大值(P<0.05)。3)蛋种鸭空肠T? SOD和T?AOC活性随饲粮色氨酸水平增加呈线性和二次增加,MDA在3 g/kg处含量最低(P< 0.05),对GSH?Px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HO?1和Nrf2表达量随饲粮色氨酸水平增加呈线性 和二次变化增加(P<0.05),对SOD表达量无显著影响(P>0.05)。综上所述,饲粮中适宜色氨酸 (2—3 g/kg),可通过增强蛋种鸭血浆、肝脏和空肠抗氧化酶活性,提高机体抗氧化性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34.
大肠杆菌性乳腺炎动物模型的建立及临床病理 特征研究
范君文 ,田崇瑜 ,李华斌 ,史伯昌 ,李春和 ,谭凌云 ,李欣昱 , 贺威 ,刘媛 ,闫芳 ,赵忠鹏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23, 48 (
3
): 42-48. DOI:
10.19978/j.cnki.xmsy.2023.03.07
摘要
(
161
)
PDF
(1695KB)(
141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给预防疫苗和治疗药物的有效性评价提供参考依据,该试验建立了稳定的乳 房炎奶牛模型,可为广泛感染性疾病“人病兽防”理念的验证提供可靠途径。自全国不同地区 取奶牛临床型乳房炎乳样,经细菌分离鉴定后,将大肠杆菌不同菌株感染6—8周龄Balb/c小 鼠和2—6岁泌乳后期健康易感奶牛,通过测定不同菌株对小鼠、奶牛的感染力和致病力,筛选 出对两者均具有较强致病性的强毒株;使用强毒株攻击易感奶牛,记录奶牛攻毒前后临床表 现,及日产奶量、乳汁细菌数和体细胞数的变化情况;攻击小鼠,记录小鼠攻毒前后临床表现 和死亡情况,以建立稳定的大肠杆菌感染致病实验动物模型。结果表明:筛选到3株不同血清 型的强毒株大肠杆菌LZ06(O6)、ESH05(O8)、EHL11(O81),能够致死小鼠并导致奶牛乳房炎 疾病;建立稳定的大肠杆菌乳房炎模型和小鼠致死性模型。该试验成功筛选到导致奶牛乳房 炎的大肠杆菌强毒株,建立的实验动物模型可用于大肠杆菌疫苗和治疗药物的有效性评价, 为大肠杆菌引起的人兽共患病“人病兽防”理念和策略提供新的评估途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35.
锰在肉鸡生产中的应用
刘语,陈立雪,崔小燕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23, 48 (
3
): 49-51. DOI:
10.19978/j.cnki.xmsy.2023.03.08
摘要
(
60
)
PDF
(998KB)(
10
)
可视化
收藏
锰是畜禽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在畜禽养殖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尤其在禽类中 尤为明显。锰是多种酶生物合成的重要组成成分或活化剂,与肉鸡的生长、骨骼发育、生殖、免 疫等存在密切关系。锰的缺乏和过量均会对肉鸡机体产生较大影响。锰主要以无机锰(硫酸 锰、氧化锰、氯化锰和碳酸锰等)和有机锰(蛋白锰和氨基酸锰等)的形式添加,研究表明有机锰 相较于无机锰生物学利用率较高但价格昂贵,在肉鸡生产中如何根据肉鸡饲料锰的适宜添加 量,高效选择不同形态锰变的尤为重要,以此达到提高肉鸡生长性能的目的,同时降低因排放 过多的锰对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影响。该文综述了锰的生物学特性、添加形式、添加量及有机锰 的应用前景,以期为锰在肉鸡生产中的高效合理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36.
现代鱼菜共生技术研究进展
李贞明 ,余苗 ,容庭 ,刘志昌 ,李书宏 ,马现永 ,陈卫东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23, 48 (
3
): 52-56. DOI:
10.19978/j.cnki.xmsy.2023.03.09
摘要
(
168
)
PDF
(1054KB)(
231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发展,规模化、集约化和高密度养殖在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 时,也带来了诸多环境问题。目前,水产养殖业不仅大量消耗水资源和营养物质,也给生态环 境带来极大负担。鱼菜共生技术的诞生,有效解决当下水产养殖带来的诸多问题。鱼菜共生 技术是一种新型复合农业耕种体系,具有低碳节约、简单方便、产量高及不会产生二次污染等 特点。该文围绕鱼菜共生技术的发展史、系统构成要素以及功能应用进行综述,并对未来鱼菜 共生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37.
浅谈种养结合模式在水产养殖业中的应用
容庭 ,李贞明 ,余苗 ,崔艺燕 ,李袁飞 ,田志梅 ,马现永 ,陈卫东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23, 48 (
3
): 57-62. DOI:
10.19978/j.cnki.xmsy.2023.03.10
摘要
(
62
)
PDF
(1029KB)(
17
)
可视化
收藏
水产养殖需消耗大量的水资源和营养物质,极易造成环境破坏和水体污染,严重制 约着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因此,研发一种绿色循环和可持续发展的水产养殖模式迫在眉睫。 种养结合模式的应用可有效缓解水产养殖带来的诸多问题,推动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种 养结合模式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农业生产模式,其在水产养殖业中的应用有多种模式, 包括“鱼菜共生”、“稻鱼共生”和“桑基鱼塘”等。种养结合模式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有利于改 善水体质量,调控水体环境温度,丰富生物多样性,美化生态环境,以及提高经济效益等。该 文围绕种养结合模式概况以及其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和存在问题开展论述,同时对种养结合 模式在水产养殖业中的应用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种养结合模式在水产养殖业中应用 提供参考和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38.
中小规模生猪养殖企业非洲猪瘟无疫小区建设的探索
刘进芳 ,罗丽霞 ,李驰 ,罗顺辉 ,容标 ,王爱民 ,苏惠龙 ,许文元 ,张义龙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23, 48 (
3
): 63-67. DOI:
10.19978/j.cnki.xmsy.2023.03.11
摘要
(
66
)
PDF
(1006KB)(
45
)
可视化
收藏
非洲猪瘟无疫小区建设是我国推行的对抗非洲猪瘟疫情的重要举措。该文就中小 规模猪场非洲猪瘟无疫小区的建设所面临的诸多实施、配套、制度问题进行讨论。从实际的场 区规划、洗消防控和制度建设出发,分析非洲猪瘟无疫小区建设的重点要点、申请非洲猪瘟无 疫小区的常见问题,总结出适合中小规模生猪养殖企业建设非洲猪瘟无疫小区过程中的举措。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39.
热应激对肉牛生产的影响及调控措施
李沂霖,李耀坤,郭勇庆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23, 48 (
3
): 68-75. DOI:
10.19978/j.cnki.xmsy.2023.03.12
摘要
(
82
)
PDF
(1122KB)(
36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解热应激对肉牛生产的影响及预防热应激的调控措施,该文主要从肉牛的各 项生化指标、生产性能、繁殖性能等方面阐述了热应激对肉牛的影响,同时基于此总结并归纳 了关于肉牛热应激的调控措施。各类研究发现,热应激对肉牛的各类生理行为、生化指标、生 产性能、繁殖性能、免疫功能有较大负面影响。另外,各类研究对于肉牛的热应激预防针对性 地提出调控措施,包括物理设施防控、饲料营养调控及饲养管理调控等,以期解决在南方地区 进行肉牛养殖面临的热应激问题。基于此,该文综述了夏季高温下热应激对于肉牛生产的影 响以及热应激的调控举措,以期为南方地区热应激条件下肉牛养殖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40.
两例子宫蓄脓的治疗体会
郑永丰 ,傅安静 ,黄名英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23, 48 (
3
): 76-79. DOI:
10.19978/j.cnki.xmsy.2023.03.13
摘要
(
80
)
PDF
(3079KB)(
45
)
可视化
收藏
犬子宫蓄脓常见于母犬发情的中后期,分为开放性子宫蓄脓和闭锁性子宫蓄脓。 该文介绍了 2 例犬子宫蓄脓病例的诊治情况,通过流行病学询问、临床检查、血液检查、影像学 检查进行综合分析诊断,确诊此病。一般不能通过保守治疗痊愈,需进行手术治疗。该文就 临床中治疗的两例子宫蓄脓进行分析,采用摘除子宫卵巢的手术治疗方法后恢复良好,以期 为同行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跳至
页
第1页
共3页
共85条记录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在线办公
作者登录
专家审稿
编辑办公
主编办公
在线期刊
当期目录
最新录用
全年目录
过刊浏览
摘要阅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被引用排行
Email Alert
RSS
广告合作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