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2025年 第50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25-10-24
    樱桃谷公鸭对水解羽毛粉养分消化及氨基酸利用率的影响
    朱俊蓉,张海鹏,肖凯歌,吕艳涛,郑春田,王爽,张亚男,王胜林,金成龙,黄雪冰,李凯潮,陈伟,夏伟光
    2025, 50(5):  1-6.  DOI: 10.19978/j.cnki.xmsy.2025.05.01
    摘要 ( )   PDF (1197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该试验旨在研究樱桃谷成年公鸭对福建、山东、广东三种产地水解羽毛粉的养分消化情况及氨基酸利用率。选择48只健康成年樱桃谷公鸭,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只,分别饲喂100%玉米淀粉(对照组)和85%玉米淀粉+15%水解羽毛粉(产地为福建、山东、广东)。通过强饲??全收粪法代谢试验,收集排泄物,测定饲料和排泄物的重量和水分、干物质、粗蛋白质、氨基酸、钙、磷含量。不同产地水解羽毛粉在干物质、粗蛋白和氨基酸含量方面存在差异。福建水解羽毛粉干物质含量最高(93.7%),粗蛋白质为83.4%。山东和广东水解羽毛粉粗蛋白稍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氨基酸利用率方面,福建水解羽毛粉的天冬氨酸、苏氨酸和谷氨酸等氨基酸真可利用率显著高于山东和广东(P<0.01)。强饲不同产地水解羽毛粉后,试鸭粪便的重量和干物质、粗蛋白质、钙、磷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不同产地水解羽毛粉饲喂的樱桃谷肉鸭粪中,干物质、蛋白质和氮的消化率在福建、山东和广东之间未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不同产地水解羽毛粉除氨基酸以外的其他营养成分差异较小,福建水解羽毛粉的氨基酸含量较高,尤其是天冬氨酸和苏氨酸真可利用率显著优于山东和广东水解羽毛粉。樱桃谷公鸭对福建、山东、广东水解羽毛粉干物质和粗蛋白质消化率相差较小。
    鱼腥草、紫草、板蓝根抗炎作用的网络药理学分析及试验探究
    岳自鹏,赫英辉,郝淋耀,霍书英,李玉荣,李树鹏
    2025, 50(5):  7-16.  DOI: 10.19978/j.cnki.xmsy.2025.05.02
    摘要 ( )   PDF (6903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和试验验证的方法探讨鱼腥草、紫草和板蓝根合剂抗炎作用。利用TCMSP、ETCM、UniProt和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查找鱼腥草、紫草和板蓝根的活性成分和相关作用靶点;利用OMIM、TTD和Genecard数据库获取炎症的疾病靶点;采用Cyto?scape3.6.1软件绘制药物?活性成分?炎症靶点网络图,并进行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应用AutoDock软件进行分子对接。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来检测中药合剂对巨噬细胞RAW264.7中TNF?α、IL1?β、IL?6的mRNA的含量。通过小鼠耳廓肿胀试验检测鱼腥草、紫草和板蓝根合剂的抗炎作用。通过网络药理学分析鱼腥草、紫草和板蓝根共获得702个活性成分,包括紫草素、青黛酮和山柰酚等;获得675个药物与炎症交集靶点,包括IL6、IL1β和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AKT1)等;GO功能富集结果显示,获得186、36和86个条目,KEGG结果分析得到189条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药物的活性有效成分与主要靶点具有良好的结合能力。体外试验表明三味中药可有效抑制脂多糖(LPS)所造成的IL?6、TNF?α和IL?1β等炎症因子病理性升高。鱼腥草、紫草和板蓝根合剂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抑制率为47.61%与模型组差异显著,说明中药合剂可以发挥抗炎作用。鱼腥草、紫草和板蓝根合剂较好的抗炎效果,通过网络药理学分析和试验结果说明是通过多成分、多通路、多靶点发挥抗炎作用。
    缬氨酸与赖氨酸比例对多胎母猪低蛋白日粮常乳中细胞因子及其微生物的影响
    魏斯勇,顾方,叶翔扬,杨雪芬,王丽,肖昊,董春琳
    2025, 50(5):  17-23.  DOI: 10.19978/j.cnki.xmsy.2025.05.03
    摘要 ( )   PDF (3985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降低饲料成本,提升母猪养殖效益,促进养猪业的可持续发展,该文旨在探究低 蛋白日粮中缬氨酸与赖氨酸比例(Val/Lys)对母猪乳汁细胞因子及其微生物的影响。试验选取 60头体况及配种时间相近的二元杂母猪(四胎长白×大白)作为试验对象,基于NRC 标准计算 泌乳期母猪最低营养需要量为低蛋白日粮标准,将母猪随机分为6组:正常蛋白组(17% CP, Val/Lys=0.87)和5个低蛋白日粮组(14.3% CP,Val/Lys分别为0.64、0.74、0.84、0.94和1.04)。每 头母猪带仔12头,试验从哺乳期第1天开始至第21天断奶时结束,持续21 d。结果表明:低蛋 白日粮不额外添加缬氨酸降低了(P<0.05)母猪乳腺B细胞标志物CD11b的丰度,增加低蛋白 日粮中的Val/Lys提高(P<0.05)乳腺CD11b的丰度。低蛋白日粮不额外添加缬氨酸显著降低 (P<0.05)泌乳母猪乳汁微生物Chao1指数,增加低蛋白日粮中的Val/Lys提高(P<0.05)Chao1指 数。低蛋白日粮不额外添加缬氨酸显著降低(P<0.05)乳汁微生物门水平上Bacteroidetes、Fuso? bacteria和Acidobacteria以及属水平上Fusobacterium 和Staphylococcus 的相对丰度,增加低蛋白 日粮中的Val/Lys提高这些微生物的相对丰度。综上所述,低蛋白日粮不额外添加缬氨酸会损 害母猪的乳汁细胞因子和微生物的多样性,增加低蛋白日粮中的Val/Lys可缓解这个影响,保 障母猪的泌乳性能。
    复合营养保健砂对乳鸽屠宰性能、生化指标、肠道健康的影响
    卢浩鹏,李梓莹,曾繁明,郑世奇,张薇,张妍璘,何衍乐,宋梦萍,苟钟勇,王俊,梁雅妍,黄燕华,彭杰,燕凯
    2025, 50(5):  24-32.  DOI: 10.19978/j.cnki.xmsy.2025.05.04
    摘要 ( )   PDF (1408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该研究旨在评估复合营养保健砂对乳鸽的屠宰性能、肉品质、糖脂代谢、氧化应激、 肠道形态和肠酶活的影响,以明确其在生产上应用的可行性。本试验选用96对年龄、体重和 繁殖性能相近的米玛斯乳鸽,随机分成2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6对种鸽, 每对种鸽哺育4只乳鸽,其中对照组饲喂基础保健砂,试验组饲喂复合营养保健砂,试验期为 45 d(孵化期17 d、哺乳期21 d以及休产期7 d)。试验结果显示,相较于对照组,试验组的乳鸽 空肠隐窝深度显著降低,且绒隐比显著升高(P<0.05),空肠的绒毛高度、肌层厚度和绒毛宽度 无显著变化(P>0.05)。相较于对照组,试验组的乳鸽血浆白蛋白含量显著升高(P<0.05),血浆 葡萄糖、尿素氮、总蛋白、尿酸、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均无显著变化(P>0.05)。相较于对照 组,试验组的乳鸽空肠的淀粉酶和总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极显著提高(P<0.01),空肠的总抗 氧化活性、糜蛋白酶、二糖酶、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和丙二醛、过氧化氢的含量均无显著变化。综 上所述,复合营养保健砂能够促进乳鸽肠道发育,改善肠道健康,在生产上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不同日龄鹧鸪蛋品质比较研究
    史礼英,辜锦源,林洁珍,甘华娣,温振飞,罗杏良,杜炳旺,黄勋和
    2025, 50(5):  33-37.  DOI: 10.19978/j.cnki.xmsy.2025.05.05
    摘要 ( )   PDF (1844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该研究旨在探究不同日龄(300 d、500 d、800 d)笼养鹧鸪蛋品质差异,为鹧鸪种蛋选 育和养殖管理提供科学依据。通过测定蛋重、蛋壳重、蛋形指数、蛋壳强度、蛋壳厚度、蛋白高 度、哈氏单位、蛋黄重、蛋黄比率等指标,结合相关性分析,评估鹧鸪蛋品质与鹧鸪日龄的相关 关系。结果显示:(1)蛋重、蛋壳厚度随日龄增长而显著增加(P<0.05),蛋壳重、蛋壳强度及蛋 黄比率呈先增后降趋势,500 d达峰值;(2)300 d蛋哈氏单位最高(83.68 HU);(3)蛋形指数与蛋 壳强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800 d蛋壳厚度(0.31 mm)显著大于其他日龄。研究表明,500 d 鹧鸪蛋综合品质最佳,建议养殖生产中依据蛋品质指标精细化筛选种蛋。
    三种植物提取物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性能、体成分及血清生化的影响
    刘孝春,胡俊茹,周东来,黄文,吴汉,符兵,邢冬旭,陈冰
    2025, 50(5):  38-44.  DOI: 10.19978/j.cnki.xmsy.2025.05.06
    摘要 ( )   PDF (1113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试验旨在研究三种植物提取物大豆异黄酮、桑叶黄酮和桑叶粗提取物对凡纳滨对虾 (Litopenaeus vannamei)生长性能、体成分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在基础饲料(G0,对照组)中 分别添加400 mg/kg大豆异黄酮(G1)、50 mg/kg桑叶黄酮(G2)和300 mg/kg桑叶粗提取物(G3) 制成试验饲料。选择初始体重为(1.8±0.02)g的凡纳滨对虾480尾,随机分成4组,每组3个重 复,每个重复40尾,养殖试验周期60 d。结果表明:1)各组凡纳滨对虾的终末体均重、增重率、 存活率、特定生长率、摄食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G1组、G2组和G3组凡纳滨对虾的饲料系 数均低于G0组,G3组比G0组显著降低(P<0.05);2)各组凡纳滨对虾全虾的粗蛋白质、粗脂肪、 水分含量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G2组粗灰分含量显著高于G3组(P<0.05);3)血清中白 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球蛋白、总蛋白、甘油三酯、谷丙转氨酶、血糖、谷草转氨酶、胆固醇、高密 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各组之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G2组血清尿 素含量显著低于G0组(P<0.05)。综上,在饲料中添加400 mg/kg大豆异黄酮、50 mg/kg桑叶黄 酮、300 mg/kg桑叶粗提取物可降低饲料系数,提高饲料利用率,并降低血清尿素含量。综合评 价,桑叶粗提取物的应用效果最好。为植物提取物在凡纳滨对虾饲料中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基于微载体的犬脂肪间充质干细胞三维悬浮培养体系的优化
    王鑫,李东升,王丙云,陈胜锋
    2025, 50(5):  45-51.  DOI: 10.19978/j.cnki.xmsy.2025.05.07
    摘要 ( )   PDF (2345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提升犬脂肪间充质干细胞(cADMSCs)的扩增效率并解决传统二维培养体系规 模化生产的局限性,试验采用基于SynthemaxⅡ微载体的三维悬浮培养技术,通过静态与动态 培养策略优化接种密度、搅拌模式和培养周期等关键参数。研究通过静态培养对比不同接种 密度(1×104、2×104、3×104 cells/cm2)对扩增效率和细胞活率的影响,采用台盼蓝染色计数活细 胞并计算扩增倍数;动态培养中对比间歇搅拌与间歇?持续搅拌模式对细胞增殖的影响,利用 转瓶生物反应器结合葡萄糖代谢监测评估扩增效果;通过荧光染色(Calcein?AM/PI、TRITC?鬼 笔环肽/DAPI)检测细胞活性及形态特征,并分析不同培养周期(24-120 h)的细胞扩增趋势与 活率变化。结果表明:静态培养下,接种密度为2×104 cells/cm2时扩增倍数达(7.20±0.20)倍,活 细胞率为96.4%;动态培养采用间歇搅拌24 h后转为持续搅拌72 h的模式,在300 cm2微载体上 实现4.1×104个细胞扩增,扩增倍数达(6.70±0.20)倍,活细胞率为94.0%;培养周期优化显示, 96 h为最佳培养时间,此时细胞形态完整且未出现聚集脱落,活率稳定在94.0%。说明基于微 载体的三维悬浮培养体系通过优化接种密度、分阶段搅拌策略及培养周期,显著提升了cAD? MSCs的扩增效率与质量,为规模化生产提供了可行方案。
    1株牛源溶血性曼海姆菌的分离鉴定
    李锦桃,王金萍,安清聪,姚俊
    2025, 50(5):  52-56.  DOI: 10.19978/j.cnki.xmsy.2025.05.08
    摘要 ( )   PDF (1807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查明导致云南省马龙县某规模化肉牛场饲养西门塔尔肉牛发病死亡的病因,对送检病死牛肺脏组织进行部分牛病毒病(病毒性腹泻病毒、冠状病毒、腺病毒3型、腺病毒7型、呼吸道合胞体病毒和流行热病毒)和细菌病(牛支原体和多杀巴氏杆菌)PCR检测,并进行细菌分离纯化、革兰氏染色、生化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被检牛病毒核酸和细菌PCR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分离纯化得到的细菌为革兰氏阴性短杆菌,经生化鉴定为溶血性曼海姆菌,该细菌对多粘菌素B敏感,对大观霉素、氯霉素、头孢哌酮、头孢噻肟、米诺环素、头孢曲松、头孢他啶和头孢呋辛耐药。该试验研究结果可为动物“运输热”(牛溶血性曼海姆菌单纯或混合感染)的有效诊疗及防治提供理论参考。
    高分辨质谱法筛查动物源性食品中兽药残留
    刘燕,李律雯,梁祺琦,张惠琪,伍宏凯
    2025, 50(5):  57-65.  DOI: 10.19978/j.cnki.xmsy.2025.05.09
    摘要 ( )   PDF (5197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该文介绍建立了乌鸡肉、鸡蛋、牛肉、羊肉中83种药物及其化合物的高分辨质谱库 及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UPLC?Q?Obitrap)筛查确证方法。分两步 提取:均质后的试样,先使用2 mL水溶液进行提取,然后使用8 mL乙腈进行提取。提取液经 通过式净化柱后,氮吹后复溶,用UPLC?Q?Obitrap进行分析。方法的筛查限为5.0-20 μg/kg。 3个加标水平的平均回收率范围为60%-110%。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适用于快速筛查与确 证分析乌鸡肉、鸡蛋、羊肉和牛肉中的药物及其化合物残留。
    猪瘟病毒间接ELISA抗体检测方法的建立
    颜士琦,李复坤,齐冬梅,赖月辉,黄福强,冯钰鑫,周晓敏,樊全宝
    2025, 50(5):  66-72.  DOI: 10.19978/j.cnki.xmsy.2025.05.10
    摘要 ( )   PDF (237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猪瘟(Classical swine fever,CSF)是由猪瘟病毒(Classical swine fever virus,CSFV)引 起的猪的一种高度传染性和致死性的病毒性疾病,疫苗接种是预防CSF的有效手段,抗体水平 是评价免疫猪群免疫效果的重要指标。该研究通过原核表达系统成功表达了CSFV重组蛋白 E2Y,将纯化的E2Y蛋白作为包被抗原,优化条件并建立了CSFV间接ELISA抗体检测方法。 试验结果表明,蛋白包被浓度为0.25 μg/mL,与常见猪病毒的阳性血清无交叉反应,具有良好 的特异性、灵敏性、可重复性,与商品化试剂盒一致性为91.67%。该研究成功建立了CSFV间 接ELISA抗体检测方法,为进一步优化和研制CSFV抗体检测试剂盒提供了技术参考。
    蛋用鹌鹑养殖技术的研究及应用成效
    董丽婷,李翔,李欣慕,王征
    2025, 50(5):  73-78.  DOI: 10.19978/j.cnki.xmsy.2025.05.11
    摘要 ( )   PDF (1041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该文探讨了蛋用鹌鹑养殖技术的最新研究及其实际应用,重点关注精准营养控制技术、生物活性钙研发、智能育雏系统、早期疾病预警、升级版应激防控、水帘降温系统以及针对啄癖症的研究与防治。这些技术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养殖效益和蛋品质量,并且在传统养殖中饲料转化率低和疾病防治难等问题上取得了积极的进展。
    浅析在生猪屠宰环节瘦肉精检测比例灵活调整的必要性
    韩万言
    2025, 50(5):  79-82.  DOI: 10.19978/j.cnki.xmsy.2025.05.12
    摘要 ( )   PDF (1030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009年《食品安全法》及2023年修订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均明令禁止使用瘦肉精(克伦特罗、莱克多巴胺、沙丁醇胺等β?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并规定在屠宰环节必须实施强制检测。农业农村部同时要求生猪屠宰企业执行“宰前必检”的条例,检测比例通常设定在5%-10%(不同地区或有浮动)。在各部门严格监管与落实下,近年抽检合格率持续稳定在99%以上。鉴于当前瘦肉精阳性率已长期处于极低水平且检测成本高昂,该研究聚焦生猪屠宰环节瘦肉精检测比例的优化问题,将从检测现状、政策争议焦点、比例调整的科学依据及优化建议等方面展开系统分析,探讨在维持安全水平的前提下动态调整检测强度、提升监管效能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规模化养猪场猪流行性腹泻综合防控策略
    耿瑞,徐志超,亢麒翔,胡广利,申翰钦,曹永长
    2025, 50(5):  83-90.  DOI: 10.19978/j.cnki.xmsy.2025.05.13
    摘要 ( )   PDF (1074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猪流行性腹泻(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PED)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引起的一种以肠道损伤、严重腹泻、脱水为特征的高度致死性猪 传染病。自2010年底中国暴发高致病性PEDV变异株以来,PEDV在全球持续流行,给养猪业 造成巨大经济损失。该文综述了当前PEDV流行变异特征及其危害,从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 动物三个基本环节,重点阐述现有PED防控所面临的挑战,提出以加强生物安全管理和科学合 理免疫为侧重的PED综合防控策略。
    一例小熊猫疑似贪食症辨证治疗及分析
    张马龙,萨家祺,黄康,谢伟骏,曾繁文
    2025, 50(5):  91-94.  DOI: 10.19978/j.cnki.xmsy.2025.05.14
    摘要 ( )   PDF (1031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临床症状观察、血液常规与生化和粪便寄生虫检查等手段对一例小熊猫 (Ailurus fulgens)疑似贪食症病例利用中医辩证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2024年5月中旬,园中1 只小熊猫表现出性情烦躁、贪食明显但渐进性消瘦等症状。血常规与生化显示血糖(GLU)等指 标明显高于正常水平。综合各项检测分析推测为贪食症。采用中医治疗,辨证为心火、胃火亢 盛,肾阴不足,心肾不交之证,方剂选取黄连阿胶鸡子汤加减,上清降心火,下滋补肾阴。经 过3周治疗后,该小熊猫表现采食和行动正常,体况逐渐恢复。
    一例猫直肠部分狭窄诊疗报告
    林然,康桦华,吴俊仪,韩依辛,傅云扉,徐志宏
    2025, 50(5):  95-101.  DOI: 10.19978/j.cnki.xmsy.2025.05.15
    摘要 ( )   PDF (2889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猫直肠部分狭窄的诱导因素有先天性因素和后天性因素。常见的临床症状是排便异常、腹部胀痛、肠梗阻等。直肠部分狭窄可以通过计算机断层扫描(CT)以及磁共振成像(MRI)进行初步诊断,但最终确诊需要通过组织病理学检测确诊。该文记录了患猫的检查过程及手术方案和术后恢复情况。术前借助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成像(MRI)、超声、猫血清淀粉样蛋白A(fSAA)、生化及血液检查,术中切除病变组织并送检,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测,跟踪术后恢复情况,剖析诊疗过程,为临床提供参考。
    2024年广州市从化区无规定马属动物疫病区虫本底调查
    钟江国,黄俊杰,池仕红,李雨泽,林俊杰,王一侨,罗浩健,刘莹莹,梅堃,黄淑坚
    2025, 50(5):  102-108.  DOI: 10.19978/j.cnki.xmsy.2025.05.16
    摘要 ( )   PDF (1673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解广州市从化区无规定马属动物疫病区内与马梨形虫病、日本脑炎、水泡性口 炎、伊氏锥虫病、西尼罗河热、非洲马瘟、马传染性贫血和马脑脊髓炎(东方和西方)等疫病传播 有关的蚊、虻、蠓、蜱等媒介生物的存在、分布及活动规律,以从化区为核心区,将周围8个区县 设置为监控区,捕获蚊虫进行监测。通过5月、7月、9月的3次调查,共捕获蚊子8 177只、虻虫 484只、蠓虫655只、蜱虫529只。其中蚊子隶属4亚科8属28种、虻虫隶属2亚科2属2种、蠓虫 隶属2亚科2属2种、蜱虫隶属1亚科1属1种。优势蚊虫为短须库蚊、伪杂鳞库蚊、致倦库蚊、 摇蚊、华广虻、蛾蠓和扇头蜱(硬蜱)。5月共采集蚊子总计3 678只,蚊密度为2.36只(/ 灯·小 时);7月共采集蚊子共计2 562只,蚊密度为1.64只(/ 灯·小时);9月共采集蚊子总计1 937只, 蚊密度为1.24只(/ 灯·小时),蚊子数量及密度从5月至9月呈下降趋势。虻虫平均密度为6.2 只/场、蠓虫平均密度为8.3只/场、蜱虫平均密度为8.3只/场,数量随季节变化不明显。
    清远(麻)鸡全产业链标准体系研究与构建
    郭钊文,禤洪源,宋慧敏,崔艺燕,宋敏,余苗,马现永,刘志昌
    2025, 50(5):  109-113.  DOI: 10.19978/j.cnki.xmsy.2025.05.17
    摘要 ( )   PDF (1990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该文分析了目前清远(麻)鸡全产业链发展的标准化需求,厘清标准体系建设思路,构建了清远(麻)鸡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发挥标准在产业协同、技术协作中的纽带和驱动作用,增强全产业链融合稳定性。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动物疫病早期预警系统的构建
    王能,韩向红,闫背背
    2025, 50(5):  114-120.  DOI: 10.19978/j.cnki.xmsy.2025.05.18
    摘要 ( )   PDF (3219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乡镇畜牧养殖产业蓬勃发展的当下,动物疫病频发严重威胁产业安全与农户收益。基于大数据分析构建动物疫病早期预警系统至关重要,该文围绕乡镇畜牧兽医站实际需求,探讨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动物疫病早期预警系统构建方法,通过整合养殖场日常数据、疫病检测数据、环境监测数据等多源信息,运用适合基层的数据分析手段,建立简单实用的预警指标体系和预测模型,实现动物疫病的早期发现与预警,以提升乡镇动物疫病防控能力,减少养殖损失,保障畜牧产业健康发展和公共卫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