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排行

    一年内发表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 最近1个月下载排行 | 最近1年下载排行

    当前位置: 两年内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5种常用病毒灭活剂的应用概述
    史大庆,肖永珍,陈汉林,陈金仙,王灵,齐冬梅,林德锐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23, 48 (4): 66-71.   DOI: 10.19978/j.cnki.xmsy.2023.04.12
    摘要284)      PDF (1013KB)(929)    收藏
    病毒灭活是利用物理或化学方法使病毒失去感染性的过程。病毒的灭活效率常受 到病毒特性、灭活剂种类、灭活目的等多个因素的影响。通常病毒特性和病毒灭活后的用途决 定了灭活剂的选择,疫苗研制需病毒完全灭活的同时保持病毒保护性抗原表位结构完整,以 诱导有效的宿主免疫反应;分子生物学检测则需要病毒基因组完整等。因此选择适宜的灭活 剂对高致病性病原进行灭活是病原分子诊断、血清学分析以及疫苗开发等后续工作的重要保 障。目前越来越多的病毒灭活剂被开发和利用,本文选择5种实际工作中常用的化学类病毒 灭活剂:甲醛(Formaldehyde)、β?丙内酯(β?propiolactone)、胍基离序盐(Guanidium based chao? tropic salts)、补骨脂素(Psoralen)、过氧化氢(Hydrogen peroxide),对其灭活机理、病毒灭活特点 以及灭活病毒在后续工作中的应用进行如下概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 贝莱斯芽孢杆菌的鉴定和抑菌作用研究
    周淑贞 ,辜质纯 ,张瑞雪 ,廖洁丹 ,谢志恒 ,张悻 ,顾万军 ,黄良宗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23, 48 (4): 30-34.   DOI: 10.19978/j.cnki.xmsy.2023.04.06
    摘要157)      PDF (2519KB)(834)    收藏
    该研究对6株贝莱斯芽孢杆菌分离株进行测序鉴定、药敏试验与抑菌试验。结果表 明:所分离的6株菌16S rDNA序列与贝莱斯芽孢杆菌处于同一遗传进化树分支,对选定的7种 抗菌药物均敏感。应用指示菌进行抑菌试验,6株菌及其代谢产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 菌均有抑菌作用,抑菌作用从强到弱依次是:贝莱斯芽孢杆菌菌液、上清液和菌液滤液。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 幼鸽疾病综合征病因分析及诊断研究进展
    刘梦凡 ,柯骏鸿 ,姜含雨 ,杨惠湖 ,谢梓民 ,罗瑞 ,黄淑坚 ,梅堃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23, 48 (5): 69-74.   DOI: 10.19978/j.cnki.xmsy.2023.05.12
    摘要183)      PDF (982KB)(829)    收藏
    近年来,幼鸽疾病综合征(Young pigeon disease syndrome, YPDS)在全球广泛传播, 给养鸽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目前对YPDS的研究较少,无诊断标准,且无特效药物和疫苗, 对该病的防控带来巨大挑战。为更好地了解该综合征,该文从YPDS病因、流行情况、诊断方法 及防控措施等方面进行系统阐述,以期为YPDS的防治提供参考。参考国内外近三十年相关文 献,对可能导致YPDS的病原进行系统阐述,并对每种诊断方法及防治措施进行总结。YPDS 主要是由鸽圆环病毒(Pigeon circovirus,PiCV)、鸽疱疹病毒(Pigeon herpesvirus,PiHV)、鸽腺病 毒(Pigeon adenovirus,PiADV)共同引发的一种多因素疾病,可导致7-15周龄幼鸽死亡。主要 临床症状表现为精神沉郁、羽毛凌乱、厌食、呕吐、腹泻等。该综合征目前防控措施主要为加强 饲养管理。该文总结了有关YPDS病因、诊断方法及防控措施,以期为生产实践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 畜禽养殖场典型臭味成分吲哚和 3⁃甲基吲哚形成及消解机制
    邓盾, 余琴, 翁光英, 马新燕, 卢钰升, 马现永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23, 48 (3): 18-23.   DOI: 10.19978/j.cnki.xmsy.2023.03.03
    摘要166)      PDF (1450KB)(720)    收藏
    因养殖恶臭味引发的环境案件频发,养殖场强化臭气减排工作日益紧迫。该文主 要对畜禽养殖场典型臭味成分吲哚和3?甲基吲哚的形成机制、降解方法以及防控过程中存在的 问题进行详细阐述。色氨酸是吲哚和3?甲基吲哚形成的源头,采用发酵饲料、酸化剂和益生菌 能够从源头控制吲哚的形成。改变肠道pH值也能够显著减少3?甲基吲哚的生成;添加微生物 及一些酶制剂能够很好控制粪污储存过程中吲哚和3?甲基吲哚的形成;在猪舍设计时,考虑使 用环控设备,强化物理除臭手段,对吲哚和3?甲基吲哚进行进一步消减,从而实现系统性控制 吲哚类恶臭物形成和传播。该文为科学防控养殖场恶臭物污染提供了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5. 动物替抗天然产物的研究及应用进展
    巨向红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23, 48 (3): 8-17.   DOI: 10.19978/j.cnki.xmsy.2023.03.02
    摘要277)      PDF (1079KB)(692)    收藏
    全球每年的抗生素消耗量巨大,致使细菌耐药性和药物残留问题日益突出,“超级 细菌”的发生频率及概率陡增,对人类及畜禽健康构成重大威胁。尽管欧美等发达国家及我国 都相继出台了系列“禁抗限抗”政策,但非洲及东南亚部分国家的抗生素使用仍存在监管不足、 过量使用等乱象,细菌耐药性问题的长期威胁依然存在。因此,寻找有效减抗替抗天然产物 以较少抗生素使用成为行业的关注焦点。中草药、益生菌、抗菌肽、酸化剂、酶制剂及兽用海洋 药物等表现出优良的抗菌、抑炎、免疫力增强及促生长功能,绿色无抗养殖技术被不断突破并 成为趋势。该文综述了我国抗生素使用现状以及替抗天然产物的功能作用、存在问题及可能 的解决途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6. 肠道类器官在猪基础研究的应用现状及前景
    谢泽恩, 张永亮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23, 48 (5): 15-22.   DOI: 10.19978/j.cnki.xmsy.2023.05.03
    摘要173)      PDF (1499KB)(659)    收藏
    类器官是指由细胞组成的类似器官的结构。肠道类器官是一个由肠道干细胞经过 体外培养得到的多种细胞组成的三维结构。近年来,肠道类器官在医学、药物筛选和动物科学 的研究领域受到了关注。由于能较好还原体内生理状况,肠道类器官是替代细胞作为体外研 究的有力工具。 在猪基础研究上能模拟病毒感染、肠道生理状况等,现已用于营养吸收和病毒疾病等的研 究。近年来,畜牧兽医领域的一些团队逐渐采用肠道类器官进行研究,近年来相关文章数也 在逐年上升,可见其在猪基础研究上逐渐展露出其优势,其应用前景可观,但进一步扩增其应 用还有一些悬而未决的问题,因此该文综述了肠道类器官在动物科学特别是猪研究上的应 用,并提出其在畜牧兽医领域一些发展建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7. 猫犬皮毛健康调控技术研究进展
    高炜,张玲娜*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24, 49 (1): 57-64.   DOI: 10.19978/j.cnki.xmsy.2024.01.08
    摘要257)      PDF (1084KB)(493)    收藏
    也有宠主会喂食功能性宠物营养品,以达到改善猫犬皮毛健康状态的目的。然而市面上调控猫犬皮毛健康的营养品种类繁多,质量参差不齐,食用后效果也缺乏理论、试验等的多重验证,难免存在“夸大功能性”的现象。加强营养物质作用机制的研究、加强营养品食用效果的验证试验,有利于产品的研发创新,也有利于宠物营养品行业的发展。目前,尚未见营养物质调控猫犬皮毛健康的系统报道。该文综述了多不饱和脂肪酸、卵磷脂、维生素、氨基酸锌、肌醇、二甲基砜等营养物质在猫犬皮毛健康调控中的应用,并提出改善皮毛健康的饲养管理措施,以期为猫犬皮毛健康的营养调控研究提供新思路,同时也为宠主选择功能性宠物营养品时提供营养成分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8. 鱼类链球菌病的研究进展及防控策略
    梁前才 ,车南青 ,李玲 ,黎涵 ,曹际振 ,李安兴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23, 48 (4): 54-59.   DOI: 10.19978/j.cnki.xmsy.2023.04.10
    摘要324)      PDF (985KB)(451)    收藏
    我国是水产养殖大国,近年来水产养殖行业发展迅猛,与此同时病害问题日益突 出,其中链球菌的感染最为严重,严重危害着行业的健康发展。链球菌能感染多种水生生物 并造成疫病暴发,其病原主要为海豚链球菌(Streptococcus iniae)、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副乳房链球菌(Streptococcus parauberis)等,感染鱼类的典型症状包括行为异常、眼 球突出和脑膜炎等。目前,抗菌药物仍是治疗链球菌病的首选,但长期以及滥用药不利于水 产业的长足发展。疫苗是防控链球菌病的有效途径,但尚未有获批的商业化渔用疫苗。该文 从病原学、流行病学与临床病症、致病机理、检测技术方面介绍链球菌病防治的新策略和新思 考,以期为链球菌病的防控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9.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疫苗研究进展
    徐少珠,张国丽,丘成文,邝贞结,吴燕华,卢丽平,齐冬梅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23, 48 (4): 35-41.   DOI: 10.19978/j.cnki.xmsy.2023.04.07
    摘要181)      PDF (1023KB)(422)    收藏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Infectious Laryngotracheitis,ILT)是由喉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Laryngotracheitis Virus,ILTV)引起的鸡的一种病毒性呼吸道传染病。ILT是一种较为严重的禽 病毒病;根据ILT的临床表现分为急性型和温和型,急性型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温和型死 亡率低但在养殖密集地区感染逐渐增多。ILT可引起家禽死亡和蛋鸡产蛋率下降,给养禽业带 来严重的经济损失。目前,通过使用疫苗接种和生物安全相结合的综合防控措施,在集约化 养禽地区ILT已得到较好的控制。该文对多个国家已商品化的ILT减毒活疫苗和重组病毒载体 活疫苗,以及正在研发中的ILT重组病毒载体活疫苗、基因缺失活疫苗、病毒样颗粒疫苗等新型 ILT疫苗进行综述,以期为更好地防控ILT提供理论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0. 基于传统烹饪肉类预制菜的加工技术需求
    刘梦竹, 康桦华, 涂杜, 韩依辛, 谭庶, 甄锐, 徐志宏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23, 48 (3): 24-29.   DOI: 10.19978/j.cnki.xmsy.2023.03.04
    摘要235)      PDF (1677KB)(413)    收藏
    畜禽肉类预制菜是指以畜禽肉为主要原料,经过加工处理后的成品或半成品,作为 主食菜肴。该文基于预制菜基本特征和发展现状,比较了传统畜禽肉类烹饪菜肴与肉类预制 菜工业化的特征,总结了中西传统畜禽肉类产品加工工艺,针对肉类预制菜和传统菜肴的特 点,提出相应发展预制菜的技术需求和建议,以期为科技创新推动畜禽肉类预制菜产业快速 发展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1. 黄羽肉鸡营养与饲料技术研究新进展
    蒋守群, 王怡彤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24, 49 (1): 1-15.   DOI: 10.19978/j.cnki.xmsy.2024.01.01
    摘要222)      PDF (1345KB)(404)    收藏
    黄羽肉鸡因其肉质优势和在市场上的规模,在家禽业占有重要地位。随着全球环境局势的变化和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禽肉的需求也在增高,黄羽肉鸡的营养代谢与饲料研究也仍是热点。该文从黄羽肉鸡营养需要量与饲料原料的营养价值评定、营养代谢调控技术、饲料资源开发利用三大方面综述了2022年国内外对黄羽肉鸡营养与饲料技术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提出存在问题和建议,以期为黄羽肉鸡精准营养供给技术精细化饲养提供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2. 罗非鱼鱼肉质地脆化的研究进展
    周少华,郑丽明,邵丽玉,谭均梅,谢波,丁管洪,李家洲,陈红萍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24, 49 (2): 65-69.   DOI: 10.19978/j.cnki.xmsy.2024.02.11
    摘要171)      PDF (1031KB)(391)    收藏
    脆化是改善人工养殖罗非鱼肉质的重要手段。通常通过饲喂含有蚕豆的饲料,来增加罗非鱼肌肉粗脂肪含量和肌纤维直径、增强肌肉耐折力等,从而达到脆化肉质的效果。但是,此方法也会影响罗非鱼的生长性能,导致肠道粘膜损伤,甚至造成大量死亡。目前,关于蚕豆中哪种因子在发挥脆化作用,通过何种机制改善罗非鱼肉质,尚不清楚。该文对脆肉罗非鱼的养殖情况,及脆化后罗非鱼鱼肉的品质、生长性能、肠道及免疫指标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比较分析,为罗非鱼脆化技术的进一步研究和实际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3. 仔猪腹泻病流行现状及防控技术研究进展
    刘诗雨, 李彬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23, 48 (3): 1-7.   DOI: 10.19978/j.cnki.xmsy.2023.03.01
    摘要185)      PDF (1040KB)(376)    收藏
    仔猪腹泻病在猪群中发病急、规模大、速度快,年平均发病率高,给全球养猪业带来 巨大威胁,导致惨重的经济损失。仔猪腹泻病病因复杂,引起仔猪腹泻的主要病原具有能自 然重组、持续变异、宿主谱广和血清型多样等流行特征。随着变异病原增多、混合感染情况严 重及疫苗保护效果下降等问题的出现,迫切需要开发更灵敏准确的检测手段、更安全有效的可 用疫苗和升级现有的综合防控技术。该文就仔猪腹泻病的病因、流行现状和综合防控关键技 术研究进展方面进行阐述总结,提出疫病精准诊断、疫苗合理选择、加强生物安全和严格饲养 管理等的综合防控措施,为诊断和防控该病提供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4. 物联网技术在畜牧业中的应用进展
    李贞明 1,2 ,余苗 1,3 ,刘志昌 1 ,李书宏 1 ,杜宗亮 1,2 ,王利敏 4 ,马现永 1,3* ,容庭 1*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24, 49 (1): 65-69.   DOI: 10.19978/j.cnki.xmsy.2024.01.09
    摘要262)      PDF (1277KB)(314)    收藏
    现代畜牧业是一种高投入、高产出和高收益的产业,需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等资源。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畜牧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物联网技术的支持下,现代畜牧业逐渐成为一种智慧型产业,因此,智慧型畜牧业是现代畜牧业的发展方向。该文通过介绍现代畜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物联网技术在畜牧业中应用的情况,给出发展建议,并对物联网技术在畜牧业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以期为物联网技术在畜牧业中的应用与发展推波助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5. 全基因组 SNP 分型策略及基因组选择在畜禽中的应用
    王亦秋, 姜自琴, 王宇哲, 徐振强, 胡晓湘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23, 48 (5): 1-6.   DOI: 10.19978/j.cnki.xmsy.2023.05.01
    摘要206)      PDF (940KB)(304)    收藏
    基因组选择技术是利用覆盖全基因组的遗传标记进行个体基因组育种值的估计。 单核苷酸多态性标记(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被广泛应用于各遗传学领域。近 年来,各种全基因组 SNP 标记开发方法的发展使得研究者们能够以低成本获得大量遗传标 记,推动了基因组选择技术的发展。该文综述了三种主要的全基因组 SNP 分型策略,并总结 了基因组选择技术在不同畜禽动物育种中的应用情况,同时展望了其未来发展前景,以期为 基因组选择过程中选择合适的 SNP 分型策略提供借鉴和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6. 致雏鹅痛风新型鹅星状病毒研究进展
    向勇, 唐铮, 李林林, 徐志宏, 孙敏华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24, 49 (2): 1-7.   DOI: 10.19978/j.cnki.xmsy.2024.02.01
    摘要245)      PDF (1781KB)(299)    收藏
    鹅星状病毒(Goose astrovirus,GAstV)是我国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种星状病毒属成员,主要危害 3 周龄以下雏鹅。雏鹅感染后以内脏器官表面和关节腔中显著的尿酸盐沉积为特征;其感染率高达 80%,死亡率可达 50%;未死亡雏鹅则出现生长抑制和免疫水平降低等现象,更易受到其他病原的侵害。GAstV 既够能通过粪口途径水平传播,也可垂直传播,同时还具备跨宿主传播的能力。目前该病毒致病机制的研究进展较为缓慢且尚无针对该病的商品化生物制品,使得在制定该病的科学防控措施时仍缺乏充分的理论依据和健全的药物配套,导致该疾病的防控形势依然严峻,给我国养鹅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该文围绕 GAstV 的病原学、流行情况、致病性、免疫应答及其致病机制等方面进行了简要综述,以期为 GAstV 的深入研究和防控措施的初步制定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7. 反刍动物甲烷减排措施研究进展
    刁其玉, 贾鹏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23, 48 (4): 1-6.   DOI: 10.19978/j.cnki.xmsy.2023.04.01
    摘要228)      PDF (1206KB)(292)    收藏
    全球气候变暖加速了冰川融化、增加了极端天气发生频率和强度,并破坏了生态系 统。人为排放的温室气体在全球变暖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 第六次评估报告已经指出,甲烷的减排是缓解全球气候变化的最为快速和必需的途径。反刍 动物的甲烷排放占人为甲烷排放量近三分之一,并且造成3%—13%的饲粮能量的损耗。因 此,该文将对反刍动物的甲烷减排措施展开综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8. 蛋氨酸在鸭中的生物学功能及应用研究进展
    张亚男, 庄智威, 金永燕, 陈伟, 王爽, 夏伟光, 金成龙, 朱晓萍, 郑春田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23, 48 (5): 7-14.   DOI: 10.19978/j.cnki.xmsy.2023.05.02
    摘要174)      PDF (1486KB)(283)    收藏
    蛋氨酸是饲喂玉米?豆粕型饲粮家禽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对于维持家禽正常的生 长和生产具有重要作用,但蛋氨酸在家禽研究和生产中的应用主要集中于鸡,在鸭的报道较 少。常用的蛋氨酸源主要有DL?蛋氨酸、蛋氨酸羟基类似物、L?蛋氨酸等。不同蛋氨酸来源在 体内的吸收转化不同,发挥的作用效果也不同。D?蛋氨酸和蛋氨酸羟基类似物需经消化道前 端、十二指肠或回肠吸收,在限速酶、转氨酶等作用下生成L?蛋氨酸,然后再在肝脏等组织中 参与代谢,促进蛋白质的合成,为蛋氨酸循环提供甲基供体,发挥抗氧化功能等。因此,该文 总结了蛋氨酸的代谢、在鸭中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研究,包括蛋氨酸在鸭中的表 观消化率、蛋氨酸及其不同来源在肉鸭和蛋鸭中的最适需要量及相对生物学效价研究,以期为 蛋氨酸及其不同来源在鸭生产中的合理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9. 养殖密度对南美白对虾全虾营养成分和饲料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陈晓瑛,宁丽军,黄文,吴浩敏,郝青,蒋甲印,孙育平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23, 48 (6): 34-40.   DOI: 10.19978/j.cnki.xmsy.2023.06.06
    摘要151)      PDF (1971KB)(277)    收藏
    该试验旨在研究在室内循环水养殖模式下,不同养殖密度对南美白对虾虾体营养组成和饲料干物质、粗蛋白质、粗脂肪、灰分、磷的表观消化率的影响。试验选取初始体均重约1.04 g的南美白对虾苗,分别按照100 ind/m 3 (M10)、150 ind/m 3 (M15)、200 ind/m 3 (M20)、250 ind/m 3 (M25)、300 ind/m 3 (M30)5种放养密度饲养在20个玻璃纤维桶(实际含水量300 L)中,每种密度组设4个重复。在饲料中添加0.01% 的Y2O3作为外源指示剂。自正式投喂试验饲料后的第20 d开始,采用虹吸法持续收集粪便20 d。结果显示,不同养殖密度对南美白对虾全虾体干物质、粗蛋白质、粗脂肪、灰分、钙及磷含量无显著性影响(P>0.05)。M10组全虾苯丙氨酸含量显著高于M20组(P<0.05),但与其他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养殖密度对全虾其他14种氨基酸含量、总氨基酸(TAA)、必需氨基酸(EAA)、非必需氨基酸(NEAA)、EAA/TAA、EAA/NEAA均无显著性影响(P>0.05)。养殖密度对南美白对虾饲料干物质、粗蛋白质、粗脂肪、灰分的表观消化率无显著性影响(P>0.05)。M20和M30组饲料磷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M15组(P<0.05),但与其他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综上所述,在室内循环水100-300 ind/m 3 放养密度养殖模式下,南美白对虾全虾营养组成和饲料消化利用无明显差异,表明循环水养殖系统的南美白对虾养殖承载能力高,在南美白对虾高密度集约化养殖产业化应用具有优势。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0. 膳食碳水化合物对猫肠道菌群和健康的影响
    刘婷婷,王喆惟,郭泺媛,温嘉伟,范志聪,罗君谊,邓百川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23, 48 (6): 60-66.   DOI: 10.19978/j.cnki.xmsy.2023.06.11
    摘要249)      PDF (1333KB)(257)    收藏
    猫作为最常见的伴侣动物之一,近几年来成为热门的饲养宠物,关于猫的日粮配方与消化能力的相关研究也成为一大热点。碳水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商品化猫粮中,但猫没有表现出对碳水化合物的绝对需求。目前,关于猫饮食中碳水化合物存在的意义仍有一定争议。该文从猫对碳水化合物的消化代谢机制、碳水化合物摄入与疾病的关系以及不同膳食碳水化合物对肠道菌群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综合论述,探讨膳食中碳水化合物的添加对猫的健康和 肠道的影响,以期为进一步开发宠物优质日粮提供理论依据,为保证猫的健康和疾病治疗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1. 现代鱼菜共生技术研究进展
    李贞明 ,余苗 ,容庭 ,刘志昌 ,李书宏 ,马现永 ,陈卫东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23, 48 (3): 52-56.   DOI: 10.19978/j.cnki.xmsy.2023.03.09
    摘要168)      PDF (1054KB)(231)    收藏
    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发展,规模化、集约化和高密度养殖在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 时,也带来了诸多环境问题。目前,水产养殖业不仅大量消耗水资源和营养物质,也给生态环 境带来极大负担。鱼菜共生技术的诞生,有效解决当下水产养殖带来的诸多问题。鱼菜共生 技术是一种新型复合农业耕种体系,具有低碳节约、简单方便、产量高及不会产生二次污染等 特点。该文围绕鱼菜共生技术的发展史、系统构成要素以及功能应用进行综述,并对未来鱼菜 共生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2. 中草药制剂对低鱼粉养殖大口黑鲈生长性能、 血清抗氧化能力及肝脏健康的影响
    胡俊茹 ,陈晓瑛 ,吴浩敏 ,邓敬明 ,袁名贵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23, 48 (5): 39-45.   DOI: 10.19978/j.cnki.xmsy.2023.05.07
    摘要165)      PDF (1381KB)(229)    收藏
    该试验旨在评价中草药提取物及发酵中草药对大口黑鲈生长性能、血清抗氧化能力 及肝脏健康的影响。选用初始均重为4.40 g左右的幼鱼840尾,随机分为6组,每组4个重复, 每个重复35尾。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0.05%、0.1%、0.2%、0.4% 的中草药提取物以及0.4% 的发酵中草药,配置6种等氮等能的试验饲料,分别记为G0、G0.05、G0.1、G0.2、G0.4、GF0.4,试 验周期为51 d。结果显示:各组间大口黑鲈末均重、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存活率和摄食率差异 不显著(P>0.05)。与 G0 组比较,G0.1 组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的活性显著升高(P< 0.05),G0.05组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 的活性显著升高(P<0.05),G0.1和GF0.4血清丙二醛(MDA)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肝脏组 织切片显示,G0组胞质疏松淡染,少量淋巴细胞灶性浸润,G0.05、G0.1、G0.2组偶见小灶性淋 巴细胞浸润;G0.4组可见多量肝细胞水样变性,胞质疏松淡染,少量淋巴细胞浸润;而GF0.4组 未见明显异常。综上所述,低鱼粉饲料中添加中草药提取物和发酵中草药对大口黑鲈生长性 能影响不显著,但添加0.05%中草药提取物以及0.4%发酵中草药能够提高低鱼粉养殖大口黑 鲈的抗氧化能力和肝脏组织健康状况。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3. 猪伪狂犬病活疫苗(Bartha⁃K61株,传代细胞源) 生产用毒种不同代次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丘成文 ,赖月辉 ,齐冬梅 ,吴文福 ,侯高伟 ,周晓敏 ,陈坚 ,徐少珠 , 张国丽 ,陈建凯 ,张璞 ,曾垠涛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23, 48 (4): 25-29.   DOI: 10.19978/j.cnki.xmsy.2023.04.05
    摘要165)      PDF (3598KB)(221)    收藏
    将猪伪狂犬病活疫苗(Bartha?K61株,传代细胞源)基础毒种F7传至F13,并将PRV F8~PRV F13六个代次毒种接种仔猪进行安全性检验,PRV F8、PRV F10、PRV F13三个代次毒 种接种仔猪进行免疫原性检验,用以研究猪伪狂犬病活疫苗(Bartha?K61株,传代细胞源)生产 用毒种不同代次生物学特性。安全性检验结果显示,各代次毒种经颈部肌肉接种仔猪,观察 期内仔猪精神、食欲、体温均正常;免疫原性检验结果显示,免疫组仔猪攻毒后精神、食欲、体温 均正常,对照组仔猪攻毒后体温升高,全部发病并死亡。以上结果表明,猪伪狂犬病活疫苗 (Bartha?K61株,传代细胞源)不同代次的生产毒种对仔猪均安全且保持良好的免疫原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4. 乳剂类免疫佐剂研究进展
    徐少珠,张国丽,史大庆,丘成文,邝贞结,齐冬梅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23, 48 (5): 33-38.   DOI: 10.19978/j.cnki.xmsy.2023.05.06
    摘要201)      PDF (976KB)(216)    收藏
    乳剂类免疫佐剂又称为油类佐剂,是将抗原包裹在各种油相中,以实现为抗原提供 贮存库,并通过将抗原靶向递呈给免疫细胞以增强机体对抗原的特异性免疫应答反应的一类 免疫佐剂。自1916年首次报道乳剂类佐剂的应用至今,一百多年来乳剂类佐剂已成为疫苗研 制与开发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为应对人类和动物各种传染病提供更安全有效的疫苗提供 了物质保障。随着现代疫苗学不断的发展,新型疫苗的研制和开发对佐剂提出了更高的要 求,了解佐剂的组成成分、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免疫作用机理是佐剂应用于疫苗研制和开发的前 提。因此本文选择了白油佐剂、完全弗氏佐剂(Complete Freund’s Adjuvant,CFA)、不完全弗氏 佐剂(Incomplete Freund’s adjuvant,IFA)、MF59?、AS(Adjuvant systems,AS)系列和Montanides 系列等目前常用和商品化的乳剂类免疫佐剂,对其佐剂组成成分、免疫作用机理和临床应用情 况等进行综述,以期为乳剂类免疫佐剂的临床使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5. 罗非鱼脆化养殖模式效益比较分析
    陈晓瑛 1 ,朱华兴 2 ,徐伟领 2 ,何富宏 2 ,王国霞 1 ,黄文 1 ,孙育平 1*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24, 49 (1): 70-76.   DOI: 10.19978/j.cnki.xmsy.2024.01.10
    摘要198)      PDF (1062KB)(216)    收藏
    近年来罗非鱼产业发展较为低迷,健康可持续发展受到影响。中山市坦洲特色水产研究工作站为拓展罗非鱼产品市场供给多元化、提升罗非鱼品质和价值,推动罗非鱼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引进应用示范了罗非鱼脆化养殖模式。在坦洲镇罗通水产养殖场和强晟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坦洲养殖基地,率先开展两种罗非鱼脆化养殖模式的效益比较分析研究。模式1选用大规格罗非鱼(约1 kg)直接进行脆化养殖;模式2采用罗非鱼幼鱼(12.5-25.0 g)原塘养殖后再进行脆化,其中养殖30 d后脆化80 d记为模式2??1;养殖50 d后脆化100 d记为模式2??2;养殖60 d后脆化100 d记为模式2??3;养殖60 d后脆化120 d记为模式2??4。经养殖管理和数据追踪,比较分析不同养殖模式条件下渔获量、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等指标。结果发现,不同养殖模式的存活率都高于97.00%。养殖模式2??1单位产量低于养殖模式1,而其他模式都高于养殖模式1。养殖模式1的经济效益远高于养殖模式2,养殖模式1的单位利润为40.86 元/m 2 ,投入产出比1∶1.63,成本利润率为63.28%。养殖模式2的单位利润为-0.75-6.34 元/m 2 ,投入产出比1∶0.99-1.09,成本利润率为-1.29-9.32%。在不考虑前期养殖周期的情况下,随着脆化时间的增加,利润率、单位利润、投入产出比、成本利润率都呈现降低的趋势,在2??4组出现亏损状况,单位利润为-0.75 元/m 2 ,成本利润率-1.29%。本研究结果将为实际生产过程中,罗非鱼脆化适宜养殖模式选择及罗非鱼养殖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6. 凡纳滨对虾环境胁迫响应信号通路研究进展
    刘丽诗, 陈义烘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24, 49 (1): 11-25.   DOI: 10.19978/j.cnki.xmsy.2024.01.02
    摘要209)      PDF (1921KB)(211)    收藏
    水生动物生活于不断变化的水体环境之中,并时刻受其影响。凡纳滨对虾为具有开放式血淋巴管系统的变温动物,这些生理特征,决定了相较于鱼类等水生脊椎动物,水体环境变化对其生理状态更容易产生负面影响,造成环境胁迫。一般而言,凡纳滨对虾可以通过
    主动逃避、物理屏障、神经内分泌调节及胁迫信号通路调控等多种措施,从不同的层次对环境胁迫做出反应。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尤其是各种组学技术的发展,关于凡纳滨对虾环境胁迫响应信号通路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凡纳滨对虾内质网应激响应、氧化应激响应等过程的分子机制均已得到了初步的揭示。该文将重点介绍近年来关于凡纳滨对虾中若干重要环境胁迫响应信号通路的研究所取得的进展,并就该方面存在的不足与未来方向进行初步的谈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7. 水禽养殖水体污染防控技术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刘志远,黄运茂,朱辰语,李泳,王淇,王重义,欧阳宏佳,张续勐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24, 49 (2): 70-74.   DOI: 10.19978/j.cnki.xmsy.2024.02.12
    摘要94)      PDF (1032KB)(202)    收藏
    水禽的饲养离不开水,而集约化养殖导致的水体污染对水禽养殖产业发展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养殖污水通常由于细菌滋生导致细菌、病原体等有害物质浓度升高,从而影响水禽的健康与性能。养殖污水处理是改善上述现状的常用做法。水禽养殖污水处理的解决方案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向养殖水中添加光合细菌、枯草芽孢杆菌等生态制剂;向养殖水中添加聚铝化合物等净水剂;改变养殖模式。本文系统分析了养殖污水对水禽健康和性能的影响,介绍了水禽养殖污水防控技术的研究进展,并对未来水禽养殖污水处理综合防控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8. 影响黄羽肉鸡屠体均匀度的因素及研究进展
    陈鹏 ,刘天飞,吴铭茵,罗威,郭素英,罗雪辉,罗成龙,计坚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23, 48 (6): 7-12.   DOI: 10.19978/j.cnki.xmsy.2023.06.02
    摘要111)      PDF (1052KB)(200)    收藏
    受新冠疫情和消费模式改变的影响,黄羽肉鸡“毛转光”已成必然趋势。因此,如何改善和提高屠体均匀度,已成为当前黄羽肉鸡养殖亟待解决的问题。屠体均匀度是一个在畜禽养殖业和食品加工业具有重要意义的指标,是衡量肉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的关键参考,特别对黄羽肉鸡来说,屠体均匀度是影响黄羽肉鸡屠宰合格率的关键指标,是一个备受市场关注的经济性状。该文将探讨影响黄羽肉鸡屠体均匀度的重要因素,并总结相关研究的最新进展,为黄羽肉鸡养殖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和合格率提供参考,从而促进企业由毛鸡向屠宰冰鲜转型,为进一步提高市场的竞争力和产品的利润、打造黄羽肉鸡的品牌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9. 基于三维点云分割的猪体尺自动测量技术
    尹令,王宇啸 ,林俊勇 ,蔡更元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23, 48 (6): 1-6.   DOI: 10.19978/j.cnki.xmsy.2023.06.01
    摘要206)      PDF (6193KB)(193)    收藏
    生长性能测定是种猪育种工作的重要环节,评价猪生长性能的指标包含括体尺性状和体重等。实际生产中,需要在种猪育成期特定体重和日期进行大量测定工作。体尺测定目前主要依赖于人工,费时费力,测定效率低且主观误差较大等,制约着表型性状在育种和生产管理中的辅助作用。计算机视觉技术成为牲畜表型体尺性状自动测定发展最迅速的研究领域。该文针对三维视觉技术在猪体尺测量中发展状况和测量定位误差进行阐述,提出猪体三维点云分割的技术以及在各部分点云分割基础上的体尺测量技术,以进一步提升体尺自动的精准度。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0. 犬猫肠道健康的研究进展
    魏宝宁,何俊慷,刘文智,王嘉欣,詹佩龙,蔡远荣,何浩鹏,张续勐*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24, 49 (3): 65-70.   DOI: 10.19978/j.cnki.xmsy.2024.03.10
    摘要205)      PDF (1287KB)(192)    收藏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犬猫的饲养数量与日俱增,因而犬猫健康越来越受到重视。犬猫营养吸收的主要场所是肠道;犬猫会出现多种肠道疾病,且肠道内的有益和有害微生物对其健康也有极大的影响,因此,维持肠道稳态对犬猫的健康至关重要。该文论述了犬猫肠道的特点,阐述了犬猫肠道与微生物的关系、有益菌对犬猫肠道环境的影响,以及犬猫肠道疾病的病因和预防措施,并对未来犬猫相关肠道问题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在日常饲养犬猫的过程中,可通过维持肠道内微生物数量的稳定,补充益生菌等方法来改善其肠道环境,提高犬猫消化效率,同时做好日常饲养管理和身体检查,减少肠道疾病的发生率。将来可以犬猫品种间差异的肠道微生物组成变化规律为基础,开展食品、药物和保健品的开发,保障犬猫肠道有益微生物的种类多样性,提高其消化道汲取营养的能力,提升犬猫健康度和生活品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1. 人兽共患猪δ冠状病毒研究综述:病原学,流行病学 及防控措施
    郭怡凡, 颜权辉, 邢家宝, 李子杰, 曾伟俊, 范双旗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23, 48 (5): 23-26.   DOI: 10.19978/j.cnki.xmsy.2023.05.04
    摘要128)      PDF (1158KB)(191)    收藏
    近年来,人兽共患的冠状病毒(Coronavirus,CoV)感染不断新发或再发,给公共卫生 安全和健康养殖带来巨大威胁。最早报告于香港的猪δ冠状病毒(Porcine deltacoronavirus,PD? CoV)感染就是其中之一,其病原学特征于2014年在美国首次确定,随后北美和亚洲各国也进 行了广泛的报道。PDCoV 表现出高度的遗传多样性,在谱系间和谱系内存在频繁的重组现 象。该病毒可同时感染鸟类和包括人类在内的多种哺乳动物,并且感染人的不同谱系毒株还 具有趋同进化的特性,这也为维护公共卫生安全带来了严峻挑战。本文通过综述人兽共患猪δ 冠状病毒的研究现状,从病原学、流行病学等方面分析其出现的过程和原因,以期进一步了解 猪δ冠状病毒的起源及跨物种传播途径并提出防控建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2. 一例羊驼感染支原体的病例报告
    蓝间媛 ,李驰 ,巴娟 ,张先东 ,罗丽霞 ,刘进芳 ,侯月娥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23, 48 (5): 64-68.   DOI: 10.19978/j.cnki.xmsy.2023.05.11
    摘要148)      PDF (5827KB)(190)    收藏
    该文对珠海台创园羊驼养殖基地出现的羊驼死亡病例进行病理剖检、组织病理学和 血液学检查、分子生物学检测。血常规及生化检查提示羊驼出现炎症,尸体剖检和切片检查显 示多器官充血和出血,通过PCR及序列测定确认该羊驼存在念珠菌性肺支原体感染。本文通 过对该病例的确诊,积累了同类疫病防控的经验。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3. 实验动物全身麻醉方法及用药研究进展
    林仁钊, 陈强, 朱洪辰, 高燕安, 阮洋, 刘岩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24, 49 (6): 104-108.   DOI: 10.19978/j.cnki.xmsy.2024.06.17
    摘要136)      PDF (1207KB)(173)    收藏
    全身麻醉是减少实验动物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疼痛和不适的有效方法,是通过抑制中枢神经系统,使动物处于意识丧失、全身痛觉消失、肌肉松弛的麻醉状态,是落实实验动物福利的有力手段,全身麻醉的良好实施涉及到实验动物的种类、麻醉方法以及药物的选择和使用。该文通过对近年来实验动物全身麻醉应用文献的梳理,比较了不同麻醉方法对实验动物的影响以及麻醉药物对不同物种实验动物的影响。分析发现,复合麻醉适用于持续时间长、疼痛剧烈、操作复杂的实验性外科手术,而单纯麻醉适用于时间短、创伤小、操作简单的实验操作。该文为使用实验动物进行科学研究和医学实验的全身麻醉方案设计提供了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4. 钾和镁在养猪生产中的应用及对肉品质的影响
    韩熙, 崔百磊, 肖昊, 熊云霞, 温晓鹿, 王丽, 杨雪芬, 胡胜兰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24, 49 (2): 41-45.   DOI: 10.19978/j.cnki.xmsy.2024.02.07
    摘要229)      PDF (1031KB)(166)    收藏
    钾镁元素是生猪生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矿物质元素。钾离子可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离子平衡,水平衡以及渗透压平衡,镁离子则在糖代谢、蛋白质代谢及脂肪代谢中发挥重要作用。日粮添加矿物元素可改善猪生长性能并调控肉品质。该文综述了日粮添加钾镁元素对猪生长性能、繁殖性能和免疫性能的影响,同时深入探讨了钾镁元素对猪肉品质的影响及调控机制,以期为钾镁元素在生猪生产中的合理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5. 天然多糖对炎症性肠炎作用的研究进展
    张樱文,郭世宁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24, 49 (2): 46-51.   DOI: 10.19978/j.cnki.xmsy.2024.02.08
    摘要165)      PDF (1067KB)(161)    收藏
    炎症性肠病(IBD)具有持久性和反复性的特点,目前临床治疗药物效果差、价格昂 贵且不良反应大,给患者带来长期困扰。天然多糖来源广泛、成本低廉且副作用少,可通过减 轻炎症、缓解氧化应激、调整菌群、保护黏膜屏障等多方面治疗 IBD。此外,多糖还可作为 IBD 药物的载体。由于多糖的种类繁多及结构复杂,大部分研究仍停留在动物实验阶段。文章通 过探讨天然多糖在治疗 IBD 中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天然多糖的开发利用提供更多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6. 棉籽粕抗营养因子和处理工艺及其在猪生产中的应用
    张建建, 王丽, 杨雪芬, 李平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24, 49 (4): 54-62.   DOI: 10.19978/j.cnki.xmsy.2024.04.08
    摘要163)      PDF (1343KB)(161)    收藏
    棉籽粕是作为蛋白饲料原料之一,其粗蛋白质含量与豆粕相近,且其价格相对低廉,可替代畜禽饲粮中部分豆粕。然而,棉籽粕中含有的游离棉酚等抗营养因子却对营养物质和能量消化有着负面影响,制约着其饲用价值。因此,该文主要介绍了棉籽粕中主要抗营养因子及其抗营养效应,并阐述了酶解、发酵等处理工艺对棉籽粕营养价值的改善作用,同时总结了棉籽粕在猪生产中的应用情况,以期进一步推动饲料企业对棉籽粕的了解,为合理配制畜禽饲粮提供理论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7. 热应激对畜禽肠道微生物的影响研究进展
    熊云霞,易宏波,杨雪芬,王丽*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24, 49 (3): 60-64.   DOI: 10.19978/j.cnki.xmsy.2024.03.09
    摘要134)      PDF (913KB)(159)    收藏
    热应激导致畜禽肠道健康损伤,降低畜禽生产性能,给畜牧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发现热应激导致的畜禽肠道健康损伤与肠道微生物的变化息息相关,但是由于研究手段、采样部位、物种等的不同,造成现有研究结果不尽一致。本文以畜禽肠道微生物研究手段的发展为出发点,主要综述热应激对畜禽肠道微生物组成及功能的影响,并指出现有研究的不足,为进一步开展热应激损伤畜禽肠道健康的机制研究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8. 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研究进展
    徐博文 ,邵建宏 ,王永刚 ,陈德镁 ,罗宝正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23, 48 (4): 48-53.   DOI: 10.19978/j.cnki.xmsy.2023.04.09
    摘要139)      PDF (985KB)(156)    收藏
    牛传染性胸膜肺炎是由丝状支原体亚种引起的严重牛科动物传染性疾病,是 WO? AH 规定必须报道的重要传染病之一,属我国一类动物疫病。该病于20世纪初传入我国并在 我国多个地区暴发流行,导致大量牛只死亡,相关产品的出口贸易受到严重影响,经济损失惨 重。1996年我国宣布消灭该疾病,但直至2011年才获 WOAH 认可为无 CBPP 国家。目前该病 在非洲、拉丁美洲等地区频发,严重影响当地农牧业发展,造成巨大经济损失;近年来该病在 我国周边国家仍有报道,具有再次传入我国的风险。我国对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的研究分析工 作与国外相比较晚、较少,该文结合国内外的研究进展,从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的病原学特征、 流行病学特点、致病机制、临床特征、检测与诊断等方面进行系统阐述,并结合疫病发病机理和 流行特点提出了防控建议,以期为我国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的深入研究、监测防控及预警提供 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9. 紫金县2021年重要动物疫病监测数据分析
    杜丽银 ,温俊发 ,邓文强 ,徐民生 ,李春玲 ,翟少伦 ,李艳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23, 48 (4): 72-75.   DOI: 10.19978/j.cnki.xmsy.2023.04.13
    摘要122)      PDF (955KB)(156)    收藏
    为掌握紫金县高致病性禽流感、新城疫、非洲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口蹄疫、猪 瘟、猪伪狂犬病、布鲁氏菌病、小反刍兽疫等动物重要疫病流行及疫苗免疫情况,对2021年紫 金县采集的4 978份畜禽样品进行了病原学及血清学检测及监测。检测结果显示,2021年紫金 县重要动物疫病免疫抗体水平均较高,未检测出重要动物疫病病原,这表明紫金县重要动物 疫病免疫效果及防控效果均较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0. 免疫胶体金诊断技术在兽医的应用研究现状
    许楷惠 ,卢立康 ,黄元 ,蔡汝健 ,王晓虎 ,陈晶 ,向华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23, 48 (4): 60-65.   DOI: 10.19978/j.cnki.xmsy.2023.04.11
    摘要156)      PDF (1025KB)(156)    收藏
    免疫胶体金诊断技术是以胶体金为示踪标记物应用于抗原抗体的一种体外诊断技 术,具有反应迅速、操作简单、成本低、便携等优点。目前,免疫胶体金诊断技术广泛应用于医 院、实验室、野外及公共场所的现场诊断。该文介绍了免疫胶体金诊断技术的基本原理、优缺 点,并整理讨论了免疫胶体金诊断技术两种主要方法——免疫层析法和斑点金免疫渗滤法在 国内外动物医学诊断中的应用研究现状。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