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饲粮添加高剂量铁对22-42日龄黄羽肉鸡生长性能和空肠黏膜氧化应激的影响
    叶金玲, 范秋丽, 林厦菁, 罗琦丽, 陈利民, 苟钟勇, 蒋守群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24, 49 (6): 1-7.   DOI: 10.19978/j.cnki.xmsy.2024.06.01
    摘要288)      PDF (1404KB)(87)    收藏
    该试验旨在研究饲粮添加高剂量铁对22-42日龄黄羽肉鸡的生长性能和空肠黏膜 氧化应激的影响。选用健康、发育良好的22日龄快大型岭南黄羽肉公鸡450只,按体重一致原 则随机分成3个处理组,每处理6重复,每重复25只鸡。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0(对照组)、 1 200 mg/kg和2 400 mg/kg葡萄糖酸亚铁(以Fe计)。试验期21 d,试验期间试鸡自由采食与饮 水。结果显示,三个处理组试鸡的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均没有显著差异(P> 0.05),1 200 mg/kg和2 400 mg/kg葡萄糖酸亚铁组的腹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 400 mg/kg葡萄糖酸亚铁组的血浆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和肌酸激酶(CK)的活性以及空肠黏 膜中的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1 200 mg/kg和2 400 mg/kg葡萄糖酸亚铁 组空肠组织中的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尾侧型同源转录因子2(CDX2)和闭合小环蛋白? 1(ZO?1)基因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综合以上所有试验结果表明,饲粮中添加高剂 量(1 200-2 400 mg/kg)的葡萄糖酸亚铁对22-42日龄黄羽肉鸡生长性能虽无负面影响,但却 诱导了肉鸡空肠黏膜氧化损伤,且损伤程度与葡萄糖酸亚铁添加剂量有关,进而导致腹泻率 显著提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 抗水禽呼肠孤病毒σC 蛋白抗体间接ELISA 方法的 建立及鹅群血清学调查
    陈稼龙, 何莉, 郑炜鸿, 朱婉君, 张济培, 陈济铛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24, 49 (6): 8-15.   DOI: 10.19978/j.cnki.xmsy.2024.06.02
    摘要154)      PDF (1649KB)(58)    收藏
    为提供水禽呼肠孤病毒病早期诊断的精准快速检测方法,该试验通过BL21(DE3) 原核表达系统稳定表达水禽呼肠孤病毒σC蛋白,并将纯化的重组σC蛋白包被ELISA酶标板, 经进一步反应条件优化。结果显示,该试验建立的ELISA检测方法最优反应条件是:抗原包被 含量为1 μg/孔,待检血清最佳稀释度为1∶50,孵育时间为45 min,酶标二抗最佳稀释度为1∶ 500,孵育时间为30 min,最佳底物显色时间为20 min,OD450值≥0.3判定为阳性。该方法具有 良好的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对水禽呼肠孤病毒基因Ⅰ型和基因Ⅱ型血清具有一定的交叉 反应。对105份临床健康鹅群血清样品进行检测,阳性率高达77.33%。该研究提供了一种敏 感高效的快速检测水禽呼肠孤病毒中和抗体的方法,为鹅群临床血清大规模检测提供方法, 为研发商品化的ELISA检测试剂盒提供基础。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 地方品种鸡性连锁矮小基因检测优化及其应用
    林楚晓, 罗威, 郭钊文, 罗雪辉, 计坚, 罗成龙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24, 49 (5): 1-6.   DOI: 10.19978/j.cnki.xmsy.2024.05.01
    摘要181)      PDF (2593KB)(113)    收藏
    性连锁矮小鸡因其体重轻、基础代谢低、耗料少、抗病力强等特点,在地方鸡遗传改 良中极具潜力。为鉴定对矮小鸡基因(dw),并以及在繁殖过程中剔除杂合子个体,确保后代 无性状分离及鸡群胫长和体重等方面的均匀性。我们设计5对特异性引物,对251只矮脚黄羽 肉鸡进行PCR和扩增片段测序。结果显示只含有dw 基因鸡仅扩增出727 bp的单一条带;其中 98只为矮小纯合子鸡,基因型频率为47.34%,33只为矮小杂合子鸡,基因型频率为15.94%。 研究表明,优化后分子生物学方法能够准确鉴定出含有dw 基因的鸡,且相较于酶切法,鉴定 结果更加稳定。此方法可用于矮小型肉鸡的早期选择,从而加快育种进程。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 肉种鸡中后期产蛋时间分布与抗氧化指标的差异性分析
    张焯深, 周婉怡, 韩雨欣, 周晓莉, 傅玉婷, 辛文涛, 蒋小龙, 沈栩, 江丹莉, 黄运茂, 欧阳宏佳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24, 49 (5): 21-25.   DOI: 10.19978/j.cnki.xmsy.2024.05.04
    摘要121)      PDF (1745KB)(86)    收藏
    产蛋中后期的卵巢氧化损伤会导致产蛋率降低和产蛋间隔时间延长,但是其与产 蛋时间分布规律的关系尚不清楚,该试验旨在研究肉种鸡产蛋中后期产蛋时间规律与机体生 化指标和氧化应激的关系。随机挑选111只肉种鸡进行产蛋时间分布监测,精准跟踪每一笼 鸡的产蛋情况,统计每日不同时间段产蛋量,试验为期14 d,根据统计结果将产蛋时间集中在 上午(0:00-12:00)的肉种鸡标记为A组(n=69),将产蛋分散在全天(0:00-24:00)的肉种鸡标记 为B组(n=42)。从A组和B组中随机选取各6只鸡用于测定血清生化指标及血清、肝脏和卵巢 组织中的抗氧化指标。结果显示,A组与B组间的血清生化指标和抗氧化指标无明显差异;在 肝脏组织中,A组的GSH??Px活性和NO含量显著高于B组(P<0.05),CAT和SOD活性极显著高 于B组(P<0.01),而MDA含量显著低于B组(P<0.05);在卵巢组织中,A组的CAT活性显著高 于B组(P<0.05);而MDA含量显著低于B组(P<0.05),NO含量和NOS活性极显著低于B组(P< 0.01)。结果表明,产蛋中后期,产蛋集中于上午的肉种鸡抗氧化能力高于产蛋分散于上下午 的肉种鸡,产蛋不集中的现象可能与机体的抗氧化能力有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5. 毒害艾美耳球虫疫苗 ENYS 株 TaqMan qPCR 检测方法的建立
    靳浩展, 肖文婉, 廖申权, 戚南山, 李娟, 吕敏娜, 蔡海明, 胡俊菁, 林栩慧, 宋勇乐, 陈祥杰, 朱易斌, 尹理君, 张健騑, 张旭, 孙铭飞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24, 49 (4): 1-8.   DOI: 10.19978/j.cnki.xmsy.2024.04.01
    摘要142)      PDF (2861KB)(108)    收藏
    为了对 E. necatrix ENYS 株在生产中进行质控及对临床应用效果的监测,该研究对 ENYS 株和 ENGD 株进行全基因组重测序,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建立了一种 TaqMan qPCR 检测 技术。结果显示,En?marker5 测序结果与预期相符,最优的引物浓度和探针浓度分别为 500 nM 和 250 nM,标准曲线的斜率为-3.249,相关系数为 0.999,可以通过 Ct 值对模板浓度定量, 该方法检测下线为 290 个拷贝/反应和 50 个卵囊/反应,灵敏度是传统 PCR 的 10 倍;该方法可以 特异性检测 EnYS 株,不能扩增其他种的疫苗株和野毒株以及肠道病原菌;重复性检测的变异 系数小于 0.6%,重复性良好。本研究针对 E. necatrix EnYS 株开发了一种灵敏度高、特异性强、 稳定性好的 TaqMan qPCR 检测方法,为 E. necatrix EnYS 株的安全性评估及临床应用提供技术 支持。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6. 不同碘添加水平对 22-63 日龄黄羽肉鸡生产性能、 甲状腺发育、血液甲状腺激素含量以及 胴体品质的影响
    谭淑君, 蒋宗勇, 李龙, 蒋守群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24, 49 (4): 9-16.   DOI: 10.19978/j.cnki.xmsy.2024.04.02
    摘要113)      PDF (1002KB)(96)    收藏
    该试验旨在研究饲粮添加不同水平碘对 22-63 日龄快速型黄羽肉鸡生长性能、甲 状腺指数、血液甲状腺激素含量以及胴体品质的影响,以确定不同生长阶段黄羽肉鸡碘需要 量。分别选取 22 和 43 日龄快速型黄羽肉鸡公鸡进行 2 个饲养试验,每个试验的饲养周期为 21 天。试验一选取 22 日龄黄羽肉鸡公鸡 1 080 只,根据体重一致原则将试验鸡随机分成 6 个处理 组,每个处理 6 个重复,每重复 30 只。试验二选用 43 日黄羽肉鸡公鸡 900 只,同样根据体重一 致原则随机分组,分为 6 个处理组,每个处理 6 个重复,每重复 25 只。处理组 1 为基础饲粮 组,处理组 2、3、4、5、6 在基础饲粮上分别添加不同梯度水平的 Ca(IO3)2,使各组饲粮碘水平分 别为 0.00、0.20、0.40、0.60、0.80、1.00 mg/kg。结果显示:饲粮碘添加水平对 22-42、43-63 日龄 肉鸡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均无显著影响(P>0.05);添加 0.80 mg/kg 碘显著提高 了 42 日龄肉鸡的甲状腺指数和血浆 T4含量(P<0.05),添加 0.20 mg/kg 碘显著提高 63 日龄肉鸡 血浆 T3含量(P<0.05);添加碘显著提高肉鸡胸肌率和腿肌率(P<0.05),但对屠体率、半净膛率、 全净膛率以及腹脂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综上所述,饲粮碘添加水平对 22-63 日龄黄羽 肉鸡生长性能影响不显著,但添加适宜量的碘可提高黄羽肉鸡血液甲状腺激素水平、胸肌率和 腿肌率,改善胴体品质。以血浆甲状腺激素水平为评定指标,22-42 日龄、43-63 日龄快速型 黄羽肉鸡饲粮碘适宜添加水平分别为 0.80 mg/kg 和 0.20 mg/kg,即饲粮适宜碘水平分别为 0.91 mg/kg 和 0.31 mg/kg,每日需要量分别为 0.90 g/d 和 0.24 g/d。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7. 棉籽粕抗营养因子和处理工艺及其在猪生产中的应用
    张建建, 王丽, 杨雪芬, 李平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24, 49 (4): 54-62.   DOI: 10.19978/j.cnki.xmsy.2024.04.08
    摘要163)      PDF (1343KB)(161)    收藏
    棉籽粕是作为蛋白饲料原料之一,其粗蛋白质含量与豆粕相近,且其价格相对低廉,可替代畜禽饲粮中部分豆粕。然而,棉籽粕中含有的游离棉酚等抗营养因子却对营养物质和能量消化有着负面影响,制约着其饲用价值。因此,该文主要介绍了棉籽粕中主要抗营养因子及其抗营养效应,并阐述了酶解、发酵等处理工艺对棉籽粕营养价值的改善作用,同时总结了棉籽粕在猪生产中的应用情况,以期进一步推动饲料企业对棉籽粕的了解,为合理配制畜禽饲粮提供理论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8. 夏季高温条件下妊娠后期及泌乳期添加紫檀芪对母猪繁殖性能、仔猪生长性能及其粪便菌群的影响
    顾方 , 高开国 , 温晓鹿 , 杨雪芬 , 王丽 , 蒋宗勇 , 肖昊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24, 49 (3): 1-9.   DOI: 10.19978/j.cnki.xmsy.2024.03.01
    摘要97)      PDF (5754KB)(81)    收藏
    该文旨在探究紫檀芪对夏季高温条件下母猪繁殖性能、仔猪生长性能及其粪便微生 物的影响。试验选取 30 头背膘相近的经产妊娠母猪(长白×大白,3 胎),随机分为 3 组,对照组 饲喂基础饲粮,P200 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 200 mg/kg 紫檀芪,P400 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 400 mg/kg 紫檀芪。试验期由妊娠第 75 天至哺乳第 21 天,环境温度为 27 ℃-30 ℃。结果表明:与 对照组相比,添加紫檀芪对母猪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平均日采食量和仔猪平均日增重无显著 影响(P>0.05);与对照组相比,P200 组和 P400 组哺乳母猪粪便微生物 Simpson 指数显著升高 (P<0.05);与 P200 组相比,P400 组哺乳母猪粪便微生物 Bacilli、Lactobacillales 的相对丰度水平 显著增加(P<0.05);与对照组和 P200 组相比,P400 组哺乳母猪粪便微生物 Streptococcaceae、 Streptococcus 的相 对 丰 度 水 平 显 著 增 加(P<0.05);与对 照 组 相 比 ,P400 组仔 猪 粪 便 微 生 物 Firmicutes、Clostridia、Clostridiales 和 Ruminococcaceae 的相 对 丰 度 有 增 加 的 趋 势(0.05≤P< 0.10),Bacteroidetes、Bacteroidia、Bacteroidales 的相对丰度有降低的趋势(0.05≤P<0.10)。综上所 述,饲料添加 200 和 400mg/kg 紫檀芪可以改善夏季高温条件下母猪粪便微生物多样性和母仔 猪粪便微生物群落结构,但对母猪繁殖性能和仔猪生长性能影响并不显著。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9. 樱桃谷肉鸭肝脏发育早期 IGF 和 IGF⁃ⅠR 基因 表达规律研究
    龙美合 , 陈伟 , 金成龙 , 郑春田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24, 49 (3): 10-15.   DOI: 10.19978/j.cnki.xmsy.2024.03.02
    摘要65)      PDF (1167KB)(62)    收藏
    樱桃谷肉鸭是世界著名的瘦肉型鸭,其肝脏发育对机体健康及生长至关重要。该研究旨在探讨樱桃谷肉鸭在胚胎后期和出壳早期肝脏发育及关键基因表达规律。试验选用 120 枚受精鸭蛋,在第 16、21、28 胚龄,和第 7、14、21 日龄记录胚体重、体质量重和肝脏质量重 的变化。采用荧光定量 PCR 技术检测肝脏发育相关 IGF1、IGF2、IGF?ⅠRmRNA 的表达情况。 结果表明,IGF1、IGF2、IGF?ⅠR 在 16 胚龄鸭肝脏中已有少量表达。随胚龄/日龄增加 IGF1 mRNA 表达量呈现持续增长的态势,IGF2 和 IGF?ⅠRmRNA 表达量呈现先增加后下降的趋 势。IGF1、IGF2、IGF?ⅠRmRNA 表达量相互间存在显著正相关,三个基因在鸭早期肝脏生长 发育过程中存在协同表达现象,肝脏 IGF1、IGF2、IGF?ⅠRmRNA 的表达在鸭早期发育过程中 发挥着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0. 白术多糖对 LPS 处理的雏鹅脾脏抗氧化能力和细胞凋亡的影响
    白帅飞, 李冰心, 曹楠, 许丹宁, 田允波, 李婉雁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24, 49 (3): 16-24.   DOI: 10.19978/j.cnki.xmsy.2024.03.03
    摘要107)      PDF (3387KB)(74)    收藏
    该研究旨在探讨白术多糖对 LPS 处理后雏鹅脾脏抗氧化能力和细胞凋亡的影响。 试验选用 80 只 1 日龄马岗鹅,随机分为四组,并在日粮中添加 400 mg/kg 白术多糖,在第 24、26 和 28 日龄腹腔注射 2 mg/kg LPS,每次注射结束 1 h 后采集脾脏,观察脾脏组织病理变化,RT? PCR 检测脾脏抗氧化酶(CAT、GSH?Px、SOD)、凋亡因子(Apaf?1、Caspase3、Caspase9 和 Fas)和抗 凋亡因子(BCL2)的 mRNA 表达量。结果显示,白术多糖能显著保护雏鹅脾脏免受 LPS 导致的 组织损伤,具有较好的抗氧化及缓解脾脏细胞凋亡作用。白术多糖能够使 LPS 处理雏鹅脾脏 的抗氧化能力恢复。白术多糖对 SOD 的影响作用有一定的滞后性。在 LPS 处理 1、2、3 次后,均 观察到白术多糖使脾脏的抗凋亡能力均显著上升,且在第 3 次后抗凋亡效果最为明显。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1. 致雏鹅痛风新型鹅星状病毒研究进展
    向勇, 唐铮, 李林林, 徐志宏, 孙敏华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24, 49 (2): 1-7.   DOI: 10.19978/j.cnki.xmsy.2024.02.01
    摘要245)      PDF (1781KB)(299)    收藏
    鹅星状病毒(Goose astrovirus,GAstV)是我国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种星状病毒属成员,主要危害 3 周龄以下雏鹅。雏鹅感染后以内脏器官表面和关节腔中显著的尿酸盐沉积为特征;其感染率高达 80%,死亡率可达 50%;未死亡雏鹅则出现生长抑制和免疫水平降低等现象,更易受到其他病原的侵害。GAstV 既够能通过粪口途径水平传播,也可垂直传播,同时还具备跨宿主传播的能力。目前该病毒致病机制的研究进展较为缓慢且尚无针对该病的商品化生物制品,使得在制定该病的科学防控措施时仍缺乏充分的理论依据和健全的药物配套,导致该疾病的防控形势依然严峻,给我国养鹅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该文围绕 GAstV 的病原学、流行情况、致病性、免疫应答及其致病机制等方面进行了简要综述,以期为 GAstV 的深入研究和防控措施的初步制定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2. 鸡呼吸产热代谢的研究
    张建建, 李平, 蒋守群, 王丽, 杨雪芬, 张赛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24, 49 (2): 16-22.   DOI: 10.19978/j.cnki.xmsy.2024.02.03
    摘要95)      PDF (2070KB)(52)    收藏
    利用“禽用开放回流式呼吸测热装置”,采用 2×2 试验设计,结合生长代谢和绝食代谢呼吸测热试验,对 250 日龄公鸡的代谢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食期间,小室 1 和小室 2 的呼吸商、产热量分别为 1.049、1.104、247.743、207.796 kcal/d,说明在采食期间细胞呼吸的底物主要为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绝食期间小室 1 和小室 2 的呼吸商、产热量分别为 0.855、0.778、184.189、155.399 kcal/d,说明在绝食期间细胞呼吸主要底物为蛋白质;光照条件下小室 1 和小室 2 的呼吸商、产热量分别为 0.960、0.966、221.198、231.643 kcal/d,无光条件下小室 1 和小室 2的呼吸商、产热量分别为 0.944、0.916、170.787、171.499 kcal/d,说明鸡呈现出明显的昼夜节律,光照条件下代谢高于黑暗条件。由此可见,在不同光照条件下,两种小室所得结果相近,在不同采食条件下,两种小室差异较大,但小室 1 的结果可能更为准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3.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锁核酸探针荧光定量 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李艳, 卞志标, 翟少伦, 李春玲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24, 49 (2): 30-36.   DOI: 10.19978/j.cnki.xmsy.2024.02.05
    摘要66)      PDF (1825KB)(99)    收藏
    为建立一种快速、灵敏的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 PEDV)早期痕量检测方法,该研究以 PEDV 的 M 基因为靶基因,设计了特异性引物和锁核酸(LockedNucleic Acid,LNA)?TaqMan 探针,经过条件优化,建立了基于 LNA?TaqMan 探针的 PEDV 荧光定量 PCR 方法,并与常规 TaqMan 探针法进行了比对。结果显示,所建立的 PEDV 的 LNA?Taq?Man 探针荧光定量 PCR 方法最低检测限为 3.2 拷贝/微升,较常规 TaqMan 探针法提高了 10 倍;与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猪轮状病毒和猪德尔塔冠状病毒等多种病原不存在交叉反应,特异性良好;批内和批间重复性结果的变异系数均小于 1%,重复性较好。应用该方法对 103 份临床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共检出 PEDV 阳性样品 47 份,阳性率 45.63%,与常规 TaqMan 探针法检测结果的阳性符合率为 90.38%。本研究建立的基于 LNA?TaqMan 探针的荧光定量 PCR 方法为 PEDV 的精准检测和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选择。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4. 钾和镁在养猪生产中的应用及对肉品质的影响
    韩熙, 崔百磊, 肖昊, 熊云霞, 温晓鹿, 王丽, 杨雪芬, 胡胜兰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24, 49 (2): 41-45.   DOI: 10.19978/j.cnki.xmsy.2024.02.07
    摘要229)      PDF (1031KB)(166)    收藏
    钾镁元素是生猪生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矿物质元素。钾离子可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离子平衡,水平衡以及渗透压平衡,镁离子则在糖代谢、蛋白质代谢及脂肪代谢中发挥重要作用。日粮添加矿物元素可改善猪生长性能并调控肉品质。该文综述了日粮添加钾镁元素对猪生长性能、繁殖性能和免疫性能的影响,同时深入探讨了钾镁元素对猪肉品质的影响及调控机制,以期为钾镁元素在生猪生产中的合理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5. STING 信号通路在不同宿主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王焕硕, 牛瑞辉, 赵亮, 罗胜军, 温肖会, 宋帅, 贾春玲, 周秀蓉, 吕殿红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24, 49 (2): 57-64.   DOI: 10.19978/j.cnki.xmsy.2024.02.10
    摘要158)      PDF (1622KB)(116)    收藏
    cGAS?STING 是一种细胞内 DNA 感受器,可以针对入侵的病原体和自身免疫性疾病 激活先天性免疫应答,STING 通路激活可启动干扰素调节因子(IRF3)和核因子(NF?κB)。IRF3 能向细胞核内转运,并触发免疫刺激基因(ISGs)和Ⅰ型干扰素(IFNs)的表达,导致免疫细胞激 活并迁移到靶细胞,NF?κB 能驱动炎症细胞因子的产生。cGAS?STING 可导致介导炎症反应的 蛋白产生,并且能在宿主抵抗入侵的病原、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免疫和衰老相关炎症中发挥 着独特和关键的作用。该文以 cGAS?STING 信号通路的结构和功能作为切入点,对其在不同宿 主中的调控作用进行综合论述,以期为 cGAS?STING 的相关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6. 黄羽肉鸡营养与饲料技术研究新进展
    蒋守群, 王怡彤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24, 49 (1): 1-15.   DOI: 10.19978/j.cnki.xmsy.2024.01.01
    摘要222)      PDF (1345KB)(404)    收藏
    黄羽肉鸡因其肉质优势和在市场上的规模,在家禽业占有重要地位。随着全球环境局势的变化和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禽肉的需求也在增高,黄羽肉鸡的营养代谢与饲料研究也仍是热点。该文从黄羽肉鸡营养需要量与饲料原料的营养价值评定、营养代谢调控技术、饲料资源开发利用三大方面综述了2022年国内外对黄羽肉鸡营养与饲料技术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提出存在问题和建议,以期为黄羽肉鸡精准营养供给技术精细化饲养提供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7. 凡纳滨对虾环境胁迫响应信号通路研究进展
    刘丽诗, 陈义烘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24, 49 (1): 11-25.   DOI: 10.19978/j.cnki.xmsy.2024.01.02
    摘要206)      PDF (1921KB)(210)    收藏
    水生动物生活于不断变化的水体环境之中,并时刻受其影响。凡纳滨对虾为具有开放式血淋巴管系统的变温动物,这些生理特征,决定了相较于鱼类等水生脊椎动物,水体环境变化对其生理状态更容易产生负面影响,造成环境胁迫。一般而言,凡纳滨对虾可以通过
    主动逃避、物理屏障、神经内分泌调节及胁迫信号通路调控等多种措施,从不同的层次对环境胁迫做出反应。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尤其是各种组学技术的发展,关于凡纳滨对虾环境胁迫响应信号通路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凡纳滨对虾内质网应激响应、氧化应激响应等过程的分子机制均已得到了初步的揭示。该文将重点介绍近年来关于凡纳滨对虾中若干重要环境胁迫响应信号通路的研究所取得的进展,并就该方面存在的不足与未来方向进行初步的谈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8. 饲喂侧孢短芽孢杆菌对清远麻鸡生长性能、血清抗氧化指标及肠道微生物的影响
    刘育成, 翁光英, 宋敏, 刘志昌, 马现永, 邓盾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24, 49 (1): 26-32.   DOI: 10.19978/j.cnki.xmsy.2024.01.03
    摘要113)      PDF (2682KB)(115)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9. 全基因组 SNP 分型策略及基因组选择在畜禽中的应用
    王亦秋, 姜自琴, 王宇哲, 徐振强, 胡晓湘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23, 48 (5): 1-6.   DOI: 10.19978/j.cnki.xmsy.2023.05.01
    摘要205)      PDF (940KB)(304)    收藏
    基因组选择技术是利用覆盖全基因组的遗传标记进行个体基因组育种值的估计。 单核苷酸多态性标记(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被广泛应用于各遗传学领域。近 年来,各种全基因组 SNP 标记开发方法的发展使得研究者们能够以低成本获得大量遗传标 记,推动了基因组选择技术的发展。该文综述了三种主要的全基因组 SNP 分型策略,并总结 了基因组选择技术在不同畜禽动物育种中的应用情况,同时展望了其未来发展前景,以期为 基因组选择过程中选择合适的 SNP 分型策略提供借鉴和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0. 蛋氨酸在鸭中的生物学功能及应用研究进展
    张亚男, 庄智威, 金永燕, 陈伟, 王爽, 夏伟光, 金成龙, 朱晓萍, 郑春田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23, 48 (5): 7-14.   DOI: 10.19978/j.cnki.xmsy.2023.05.02
    摘要174)      PDF (1486KB)(283)    收藏
    蛋氨酸是饲喂玉米?豆粕型饲粮家禽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对于维持家禽正常的生 长和生产具有重要作用,但蛋氨酸在家禽研究和生产中的应用主要集中于鸡,在鸭的报道较 少。常用的蛋氨酸源主要有DL?蛋氨酸、蛋氨酸羟基类似物、L?蛋氨酸等。不同蛋氨酸来源在 体内的吸收转化不同,发挥的作用效果也不同。D?蛋氨酸和蛋氨酸羟基类似物需经消化道前 端、十二指肠或回肠吸收,在限速酶、转氨酶等作用下生成L?蛋氨酸,然后再在肝脏等组织中 参与代谢,促进蛋白质的合成,为蛋氨酸循环提供甲基供体,发挥抗氧化功能等。因此,该文 总结了蛋氨酸的代谢、在鸭中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研究,包括蛋氨酸在鸭中的表 观消化率、蛋氨酸及其不同来源在肉鸭和蛋鸭中的最适需要量及相对生物学效价研究,以期为 蛋氨酸及其不同来源在鸭生产中的合理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1. 肠道类器官在猪基础研究的应用现状及前景
    谢泽恩, 张永亮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23, 48 (5): 15-22.   DOI: 10.19978/j.cnki.xmsy.2023.05.03
    摘要173)      PDF (1499KB)(653)    收藏
    类器官是指由细胞组成的类似器官的结构。肠道类器官是一个由肠道干细胞经过 体外培养得到的多种细胞组成的三维结构。近年来,肠道类器官在医学、药物筛选和动物科学 的研究领域受到了关注。由于能较好还原体内生理状况,肠道类器官是替代细胞作为体外研 究的有力工具。 在猪基础研究上能模拟病毒感染、肠道生理状况等,现已用于营养吸收和病毒疾病等的研 究。近年来,畜牧兽医领域的一些团队逐渐采用肠道类器官进行研究,近年来相关文章数也 在逐年上升,可见其在猪基础研究上逐渐展露出其优势,其应用前景可观,但进一步扩增其应 用还有一些悬而未决的问题,因此该文综述了肠道类器官在动物科学特别是猪研究上的应 用,并提出其在畜牧兽医领域一些发展建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2. 人兽共患猪δ冠状病毒研究综述:病原学,流行病学 及防控措施
    郭怡凡, 颜权辉, 邢家宝, 李子杰, 曾伟俊, 范双旗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23, 48 (5): 23-26.   DOI: 10.19978/j.cnki.xmsy.2023.05.04
    摘要128)      PDF (1158KB)(191)    收藏
    近年来,人兽共患的冠状病毒(Coronavirus,CoV)感染不断新发或再发,给公共卫生 安全和健康养殖带来巨大威胁。最早报告于香港的猪δ冠状病毒(Porcine deltacoronavirus,PD? CoV)感染就是其中之一,其病原学特征于2014年在美国首次确定,随后北美和亚洲各国也进 行了广泛的报道。PDCoV 表现出高度的遗传多样性,在谱系间和谱系内存在频繁的重组现 象。该病毒可同时感染鸟类和包括人类在内的多种哺乳动物,并且感染人的不同谱系毒株还 具有趋同进化的特性,这也为维护公共卫生安全带来了严峻挑战。本文通过综述人兽共患猪δ 冠状病毒的研究现状,从病原学、流行病学等方面分析其出现的过程和原因,以期进一步了解 猪δ冠状病毒的起源及跨物种传播途径并提出防控建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3. 反刍动物甲烷减排措施研究进展
    刁其玉, 贾鹏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23, 48 (4): 1-6.   DOI: 10.19978/j.cnki.xmsy.2023.04.01
    摘要228)      PDF (1206KB)(292)    收藏
    全球气候变暖加速了冰川融化、增加了极端天气发生频率和强度,并破坏了生态系 统。人为排放的温室气体在全球变暖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 第六次评估报告已经指出,甲烷的减排是缓解全球气候变化的最为快速和必需的途径。反刍 动物的甲烷排放占人为甲烷排放量近三分之一,并且造成3%—13%的饲粮能量的损耗。因 此,该文将对反刍动物的甲烷减排措施展开综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4. 不同剂量环磷酰胺对雏鸡法氏囊免疫抑制的影响
    李冰心, 李婉雁, 曹楠, 杨保和, 袁明凤, 付新亮, 陈文斌, 田允波, 黄运茂, 许丹宁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23, 48 (4): 7-12.   DOI: 10.19978/j.cnki.xmsy.2023.04.02
    摘要222)      PDF (4291KB)(155)    收藏
    该研究旨在探究不同剂量环磷酰胺(CTX)对岭南黄鸡法氏囊免疫抑制的影响,为后 续探究如何提高法氏囊免疫力提供动物模型参考。该试验将120只1日龄岭南黄鸡随机分成4 组(对照组、CTX20组、CTX40组和CTX80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所有组饲喂基 础日粮,CTX20组、CTX40组和CTX80组雏鸡在19、20、21日龄时分别肌肉注射20、40、80 mg/ kg BW的CTX,对照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最后一次注射7天后,每组随机选取15只雏鸡无 菌采集法氏囊和血清进行组织学观察、Tunel检测、实时荧光定量PCR和ELISA检测。组织学观 察结果显示,CTX处理可以诱导法氏囊小结间空隙增大、髓质中细胞密度降低、髓质区纤维增 生、细胞核溶解、核固缩、坏死细胞数量增加等现象。Tunel检测结果显示,CTX可以诱导法氏 囊细胞凋亡(P<0.05),其中CTX40组内细胞凋亡率超过35%。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显 示,CTX 处理可以诱导法氏囊内细胞凋亡相关基因 Bcl?2 和 NF?κB mRNA 表达量显著降低, TNF?α和Caspase3 mRNA 表达量显著上升(P<0.05)。血清ELISA 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 比,CTX 处理可以诱导 TNF?α 和 IFN?γ 表达量显著上升,IL?2 和 IL?6 表达量显著降低(P< 0.05)。上述结果表明,该试验成功构建了雏鸡法氏囊免疫抑制模型,其中40 mg/kg CTX免疫 抑制效果最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5. 不同温度对柔嫩艾美耳球虫卵囊活力的影响
    林栩慧, 朱易斌, 郭素茵, 戚南山, 郭钊文, 李娟, 严专强, 尹丽娟, 李汝洪, 刘佐正, 吕敏娜, 廖申权, 孙铭飞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23, 48 (4): 13-19.   DOI: 10.19978/j.cnki.xmsy.2023.04.03
    摘要163)      PDF (1574KB)(119)    收藏
    环境温度是影响鸡球虫卵囊孢子化和活力的重要因素,该研究通过监测鸡球虫卵 囊孢子化率、鸡感染球虫后的肠道病变以及卵囊排出情况,探讨不同温度对柔嫩艾美耳球虫未 孢子化卵囊的孢子化作用以及对孢子化卵囊的活性影响。结果表明:未孢子化卵囊分别经过 -80 ℃处理 30 min,-40 ℃、-20 ℃、0 ℃、4 ℃、10 ℃、28 ℃、40 ℃、50 ℃处理 30 min 或 1 h 后,孢子化活性均无显著变化;未孢子化卵囊分别经过-80 ℃处理1 h以上、-40 ℃或-20 ℃处 理48 h以上、60 ℃处理30 min以上后孢子化活性被抑制;孢子化卵囊经液氮处理2 min、-80 ℃ 或高于50 ℃条件处理超过1 h,卵囊活力基本为0,在-20 ℃处理1—12 h或50 ℃处理30 min 卵囊仍表现有一定活力。该研究为鸡球虫卵囊保存条件提供数据支持,对防治鸡球虫病具有 一定的研究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6. 仔猪腹泻病流行现状及防控技术研究进展
    刘诗雨, 李彬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23, 48 (3): 1-7.   DOI: 10.19978/j.cnki.xmsy.2023.03.01
    摘要185)      PDF (1040KB)(376)    收藏
    仔猪腹泻病在猪群中发病急、规模大、速度快,年平均发病率高,给全球养猪业带来 巨大威胁,导致惨重的经济损失。仔猪腹泻病病因复杂,引起仔猪腹泻的主要病原具有能自 然重组、持续变异、宿主谱广和血清型多样等流行特征。随着变异病原增多、混合感染情况严 重及疫苗保护效果下降等问题的出现,迫切需要开发更灵敏准确的检测手段、更安全有效的可 用疫苗和升级现有的综合防控技术。该文就仔猪腹泻病的病因、流行现状和综合防控关键技 术研究进展方面进行阐述总结,提出疫病精准诊断、疫苗合理选择、加强生物安全和严格饲养 管理等的综合防控措施,为诊断和防控该病提供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7. 动物替抗天然产物的研究及应用进展
    巨向红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23, 48 (3): 8-17.   DOI: 10.19978/j.cnki.xmsy.2023.03.02
    摘要277)      PDF (1079KB)(692)    收藏
    全球每年的抗生素消耗量巨大,致使细菌耐药性和药物残留问题日益突出,“超级 细菌”的发生频率及概率陡增,对人类及畜禽健康构成重大威胁。尽管欧美等发达国家及我国 都相继出台了系列“禁抗限抗”政策,但非洲及东南亚部分国家的抗生素使用仍存在监管不足、 过量使用等乱象,细菌耐药性问题的长期威胁依然存在。因此,寻找有效减抗替抗天然产物 以较少抗生素使用成为行业的关注焦点。中草药、益生菌、抗菌肽、酸化剂、酶制剂及兽用海洋 药物等表现出优良的抗菌、抑炎、免疫力增强及促生长功能,绿色无抗养殖技术被不断突破并 成为趋势。该文综述了我国抗生素使用现状以及替抗天然产物的功能作用、存在问题及可能 的解决途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8. 基于传统烹饪肉类预制菜的加工技术需求
    刘梦竹, 康桦华, 涂杜, 韩依辛, 谭庶, 甄锐, 徐志宏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23, 48 (3): 24-29.   DOI: 10.19978/j.cnki.xmsy.2023.03.04
    摘要235)      PDF (1677KB)(413)    收藏
    畜禽肉类预制菜是指以畜禽肉为主要原料,经过加工处理后的成品或半成品,作为 主食菜肴。该文基于预制菜基本特征和发展现状,比较了传统畜禽肉类烹饪菜肴与肉类预制 菜工业化的特征,总结了中西传统畜禽肉类产品加工工艺,针对肉类预制菜和传统菜肴的特 点,提出相应发展预制菜的技术需求和建议,以期为科技创新推动畜禽肉类预制菜产业快速 发展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9. 长白母猪断奶至配种间隔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陈信佑, 林清, 张笑科, 李婷婷, 万鹏冲, 林长光, 黄珍, 谢水华, 张豪, 李加琪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23, 48 (3): 30-34.   DOI: 10.19978/j.cnki.xmsy.2023.03.05
    摘要141)      PDF (1987KB)(144)    收藏
    该研究旨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定位影响长白母猪断奶至配种间隔的候选基因, 以期为我国种猪育种工作提供理论参考。本研究以国家某核心育种场1 063头长白母猪的断 奶至配种间隔记录和50 K基因数据为研究材料,利用GEMMA软件的混合线性模型进行全基 因组关联分析(GWAS),鉴定关联分析显著位点。结果表明,长白母猪第一胎次和第三胎次共 存在5个显著SNPs。对5个显著位点进行单倍型分析,获得4个单倍型块。筛选到的BTG1、 FUT1、FUT2、SCNN1G和CBLB基因可能是影响断奶至配种间隔性状的重要基因,该研究结果 可作为以后种猪育种实践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0. 色氨酸对蛋种鸭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张亚男, 黄雪冰, 金永燕, 赖跃, 李凯潮, 郑春田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23, 48 (3): 35-41.   DOI: 10.19978/j.cnki.xmsy.2023.03.06
    摘要147)      PDF (1044KB)(93)    收藏
    该试验旨在通过研究饲粮色氨酸水平对蛋种鸭抗氧化性能的影响,探究蛋鸭饲粮 色氨酸的适宜添加水平。试验选用体重和产蛋性能相近,健康的22周龄福建龙岩山麻蛋鸭 504只,随机分为6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14只鸭,单笼饲养,试验期为16周。 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设计,饲粮中色氨酸的水平分别为:1.0、2.0、3.0、4.0、5.0、6.0 g/kg。结果表 明:1)饲粮色氨酸水平为2 g/kg时,蛋种鸭血浆T?SOD活性最高(P<0.05);血浆5?羟色胺活性 随饲粮色氨酸水平升高呈线性和二次增加(P<0.05),对褪黑素无显著影响(P>0.05)。 2)蛋种 鸭肝脏T?SOD和T?AOC活性随饲粮色氨酸水平增加呈线性和二次增加,MDA含量在2 g/kg处 最低,对GSH?Px活性无显著影响(P>0.05);肝脏GPx1、SOD和Nrf2表达量随饲粮色氨酸水平增 加呈线性和二次变化,分别在4 g/kg、2 g/kg、1 g/kg处获得最大值(P<0.05)。3)蛋种鸭空肠T? SOD和T?AOC活性随饲粮色氨酸水平增加呈线性和二次增加,MDA在3 g/kg处含量最低(P< 0.05),对GSH?Px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HO?1和Nrf2表达量随饲粮色氨酸水平增加呈线性 和二次变化增加(P<0.05),对SOD表达量无显著影响(P>0.05)。综上所述,饲粮中适宜色氨酸 (2—3 g/kg),可通过增强蛋种鸭血浆、肝脏和空肠抗氧化酶活性,提高机体抗氧化性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1. 畜禽养殖场典型臭味成分吲哚和 3⁃甲基吲哚形成及消解机制
    邓盾, 余琴, 翁光英, 马新燕, 卢钰升, 马现永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23, 48 (3): 18-23.   DOI: 10.19978/j.cnki.xmsy.2023.03.03
    摘要166)      PDF (1450KB)(720)    收藏
    因养殖恶臭味引发的环境案件频发,养殖场强化臭气减排工作日益紧迫。该文主 要对畜禽养殖场典型臭味成分吲哚和3?甲基吲哚的形成机制、降解方法以及防控过程中存在的 问题进行详细阐述。色氨酸是吲哚和3?甲基吲哚形成的源头,采用发酵饲料、酸化剂和益生菌 能够从源头控制吲哚的形成。改变肠道pH值也能够显著减少3?甲基吲哚的生成;添加微生物 及一些酶制剂能够很好控制粪污储存过程中吲哚和3?甲基吲哚的形成;在猪舍设计时,考虑使 用环控设备,强化物理除臭手段,对吲哚和3?甲基吲哚进行进一步消减,从而实现系统性控制 吲哚类恶臭物形成和传播。该文为科学防控养殖场恶臭物污染提供了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2. 2023年度生猪产业营养与饲料领域发展趋势与建议
    王丽, 肖昊, 胡胜兰, 马新燕, 蒋宗勇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23, 48 (2): 1-4.   DOI: 10.19978/j.cnki.xmsy.2023.02.01
    摘要214)      PDF (857KB)(338)    收藏
    2022年生猪产能稳定增加,加之饲料原料价格持续上涨、畜牧业减排降碳等,诸多 因素给生猪养殖主体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尽管生猪养殖面临严峻压力,但养殖前端、中端和后 端各类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为生猪健康养殖注入新能量。该文提出了2023年生猪产业发展的 方向,如加快推进智能化养殖技术、提升饲料配制精准化水平、加强精准饲喂技术、加大力度开 发非粮饲料原料、研究新型替抗产品、采用低蛋白饲料源头减排等,旨在为生猪产业健康发展 提供方向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3. 1—21日龄黄羽肉鸡碘需要量研究
    谭淑君, 蒋宗勇, 李龙, 蒋守群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23, 48 (2): 5-10.   DOI: 10.19978/j.cnki.xmsy.2023.02.02
    摘要113)      PDF (881KB)(246)    收藏
    该试验旨在通过研究饲粮不同碘添加水平对黄羽肉鸡生长性能、免疫器官指数、血 液T3、T4含量及T3/T4比值的影响,以确定1-21日龄黄羽肉鸡饲粮碘适宜添加水平。试验选取1 日龄健康、发育良好的快速型岭南黄羽肉鸡公雏1 440只,随机分成6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6 个重复,每重复40只。各处理组在基础饲粮上分别添加不同剂量的Ca(IO3)2,使饲粮碘添加 水平分别为0.00、0.20、0.40、0.60、0.80、1.00 mg/kg。结果表明:饲粮碘添加水平对试验鸡平均日 增重、平均日采食量、料重比均无显著影响(P>0.05)。采用单斜率折线分析,以平均日增重为 评价指标,确定饲粮碘适宜添加水平为0.80 mg/kg。饲粮不同碘添加水平对试验鸡免疫器官指 数、血液中T3、T4含量及T3/T4的比值均无显著影响。综上所述,1—21日龄快速型黄羽肉鸡公鸡 玉米-豆粕型饲粮的适宜碘添加水平为0.80 mg/kg,即饲粮碘最适宜水平为0.91 mg/kg。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4. 妊娠及泌乳期母猪能量需要及在畜牧生产中的 应用研究
    安肖凯, 高开国, 王文策, 肖昊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23, 48 (2): 11-17.   DOI: 10.19978/j.cnki.xmsy.2023.02.03
    摘要181)      PDF (930KB)(690)    收藏
    能量是母猪妊娠阶段最重要的营养物质,为猪的一切生命活动提供燃料。准确测 量母猪不同生长阶段饲料原料的能量利用率,可以配制更全面的饲料以满足猪不同生长阶段 的能量需求。该文综述了包括美国猪营养需要(NRC,2012)在内的四种数据库的妊娠期和哺 乳期母猪的能量需要量,以及研究不同能量物质添加对不同阶段母猪繁殖性能及生理功能等 的影响,为今后繁殖期母猪能量动态需要量研究提供了理论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5. 兽用抗菌药物PK/PD同步模型研究进展
    魏海涛, 方秋华, 杨伟聪, 张炳顺, 刘铄佳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23, 48 (2): 24-29.   DOI: 10.19978/j.cnki.xmsy.2023.02.05
    摘要196)      PDF (1071KB)(417)    收藏
    近年来关于兽用抗菌药物的药代动力学/药效学(Pharmacokinetics/Pharmacodynam? ics,PK/PD)同步模型的研究取得较大进展。了解PK/PD同步模型的基本概念,利用PK/PD同 步模型优化给药方案,可以增强药物的抗菌效果,减少耐药性的发生。该文介绍了PK/PD同步 模型的研究方法和应用进展,以及PK/PD同步模型在兽药领域面临的挑战和应用前景,以期提 高对兽药PK/PD同步模型及其未来发展趋势的认识,为兽用抗菌药物PK/PD同步模型研究开 展提供一定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6. 不同产蛋周龄肉种鸡血清类固醇激素代谢水平分析
    刘家欣, 辛文涛, 蒋小龙, 杨保和, 袁明凤, 田允波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23, 48 (2): 36-40.   DOI: 10.19978/j.cnki.xmsy.2023.02.07
    摘要114)      PDF (1614KB)(298)    收藏
    该试验旨在研究不同产蛋周龄肉种鸡各级卵泡发育的变化及血清类固醇激素的代 谢差异。随机选择开产期(24周龄),产蛋高峰期(28周龄)及产蛋后期(47周龄)的肉种鸡各6 只,通过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检测不同产蛋周龄肉种鸡血清中类固醇激素水平。 结果表明:与产蛋高峰期相比,产蛋后期肉种鸡卵巢内小黄卵泡数目极显著增加(P<0.01),血 清中孕酮在开产期浓度最高,极显著高于产蛋高峰期(P<0.01);11?脱氧皮质醇和睾酮的含量 在产蛋高峰期最高;开产期次之,而产蛋后期含量最低;孕酮和雌二醇的水平在产蛋高峰期最 低,而在产蛋后期含量升高;在产蛋后期,雌二醇的含量极显著高于产蛋高峰(P<0.01),孕酮 水平显著高于产蛋高峰期(P<0.05);雌二醇水平在产蛋后期显著高于开产期(P<0.05);17?羟基 孕烯醇酮随着产蛋周龄的增加,含量逐步增加,但不同周龄间差异不显著。结果表明产蛋中 后期肉种鸡产蛋量下降可能与小黄卵泡向等级卵泡发育受到阻碍及雌二醇和孕酮水平的显著 增加相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7. 呕吐毒素对感染鸡毒支原体和禽致病性 大肠杆菌雏鸡的影响
    刘佳旭, 韩倩, 郭思桃, 齐振雄, 王永强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23, 48 (2): 41-45.   DOI: 10.19978/j.cnki.xmsy.2023.02.08
    摘要133)      PDF (1464KB)(464)    收藏
    鸡毒支原体是导致禽多病因气囊炎的重要病原之一,经常与禽致病性大肠杆菌混 合感染,严重威胁养禽业的健康发展。此外,饲料中的霉菌毒素是一大类由真菌、霉菌的产生 的二级代谢产物,给人类和动物健康带来严重的风险。为了探究霉菌毒素与鸡毒支原体及禽 致病性大肠杆菌混合感染的相关性,以浓度为1×1010 CCU /mL鸡毒支原体S6标准菌株接种7 日龄麻黄鸡,6天后接种1×107 CFU/mL禽致病性大肠埃希氏杆菌O78株,并在试验期间饲喂含 8 mg/kg呕吐毒素饲料。试验结果表明,雏鸡感染鸡毒支原体和禽致病性大肠杆菌后,不会导 致呼吸道感染的相关临床症状出现;在感染上述病原的基础上,饲喂呕吐毒素会导致鸡毒支原 体的抗体水平显著下降,血液中鸡毒支原体的检出率明显升高。该研究评价了呕吐毒素的免 疫抑制能力,且证实雏鸡多病因气囊炎的发生可能需其他致病因子。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8. 饲粮粗脂肪水平对禾花鲤生长性能、 机体组成、血清酶活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谢雨桐, 莫文艳, 陈冰, 曹俊明, 李诗洋, 王国霞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23, 48 (1): 1-7.   DOI: 10.19978/j.cnki.xmsy.2023.01.01
    摘要215)      PDF (902KB)(421)    收藏
    该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不同含量水平粗脂肪对禾花鲤的生长性能、饲料利用率、机 体组成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探究饲料中最适粗脂肪水平。试验选用均重为(4.41±0.01)g的 禾花鲤 525 尾,随机分成 5 组,每组 3 个重复,每个重复 35 尾。配制粗脂肪水平为 6%、8%、 10%、12%和14%的五种等氮不等能饲料。养殖周期63天。结果表明:随着饲料中粗脂肪水平 的升高,饲料系数呈下降趋势(P<0.05),10%、12%、14%组显著低于6%组;蛋白质效率呈上升 趋势(P<0.05),12%、14%组的显著高于6%;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无显著影响(P>0.05)。肥满 度呈上升趋势(P<0.05),14%组显著高于其他组;脏体比、肝体比无显著变化(P>0.05)。饲料粗 脂肪水平增高,全鱼鱼体粗脂肪含量呈上升趋势(P<0.05),12%、14%组显著高于其他组;水分 含量呈下降趋势(P<0.05),14%显著低于其他组;全鱼粗蛋白、灰分含量无显著变化。随着饲料 中粗脂肪的增加,鱼体血清中谷草转氨酶活性呈下降趋势(P<0.05),6%组显著高于其他组,白 蛋白/球蛋白呈先上升再下降趋势(P<0.05),12%显著高于14%组;血糖、甘油三脂、胆固醇、白 蛋白、球蛋白和总蛋白,各水平组差异不显著(P>0.05),淀粉酶、蛋白酶、胰蛋白酶含量在各不 同含量水平脂肪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各组的血清、肝脏的总抗氧化能力、超氧化物歧化 酶活力和碱性磷酸酶差异均不显著(P>0.05)。综上所述,饲料中适宜的脂肪水平可提高饲料 利用率,增加鱼体脂肪含量,提高肝功能,不影响消化酶活和鱼体健康,结合经济效益,推荐 饲料粗脂肪水平为10%。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9. 影响畜禽繁殖性能与肠道微生物的共同因素及其互作的研究进展
    董梦琳, 陈鹏, 严霞, 董尚智, 罗雪辉, 郭钊文, 罗成龙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23, 48 (1): 44-50.   DOI: 10.19978/j.cnki.xmsy.2023.01.09
    摘要221)      PDF (881KB)(938)    收藏
    畜禽肠道微生物的组成及其繁殖性能存在共同的影响因素,同时肠道微生物的组 成和繁殖性能之间存在互作,畜禽肠道微生物不仅会影响繁殖性能和性激素水平,而且不同 性别和繁殖阶段也会影响肠道微生物的组成。该文主要从激素、肠道微生物以及繁殖性能的 差异等方面阐述了畜禽在不同繁殖性能下肠道微生物丰富度和多样性的变化以及肠道微生物 变化引起的繁殖性能的差异,以期让读者了解畜禽的繁殖性能和肠道微生物的相互作用,并 为更加深入研究二者之间的互作机制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0. 地方猪与瘦肉型猪肌内脂肪及大理石纹评分的关联性
    李颢, 张振旋, 胡斌, 李宝红, 辛海云, 王塑天, 程蕾燕, 李剑豪, 姚泽锴, 孟繁明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22, 47 (6): 4-9.   DOI: 10.19978/j.cnki.xmsy.2022.06.02
    摘要291)      PDF (2242KB)(158)    收藏
    通过对瘦肉型三元杂交猪、天露黑猪、小耳花猪、粤东黑猪、藏猪肌内脂肪测定并进 行人工评分,探究地方猪种与瘦肉型猪种肌内脂肪和大理石纹评分之间的关联性。测定了80 头瘦肉型三元杂交猪、48头天露黑猪,8头小耳花猪、8头粤东黑猪、8头藏猪的胴体重、眼肌面 积和肌内脂肪,同时使用美国NPPC标准比色卡进行人工评分,使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探究其关 联性。结果表明,天露黑猪肌纤维较细,肌细胞之间缝隙较大,瘦肉型猪的肌纤维由多个肌细 胞紧密连接形成,肌纤维较粗,肌细胞之间缝隙很小。大理石纹评分方法适用于对瘦肉型猪 肌内脂肪含量的简易快速评价,但不适合对所有地方猪品种肌内脂肪含量的评价。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