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
  出版年
  关键词
结果中检索 Open Search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传染性法氏囊病毒新型变异株荧光定量 RT⁃PCR 检测方法的建立
曹雪珍 1,2,周庆丰 2,王连想 2,严专强 2,林丽苗 2,李薇 2,李群辉 2*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24, 49 (3): 54-59.   DOI: 10.19978/j.cnki.xmsy.2024.03.08
摘要98)      PDF (2207KB)(88)    收藏
传染 性 法 氏 囊 病 病 毒 新 型 变 异 株(Novel variant 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 virus, nVarIBDV)给我国养禽业防控法氏囊带来更大的挑战。目前缺乏快速、灵敏的针对 nVarIBDV 的检测方法。为解决这一问题,该试验根据已发表的 nVarIBD 的 VP2 基因序列,设计了一对引 物和一条特异性 Taq Man 探针,建立了一种 nVarIBD 的 Taq Man 荧光定量 RT?PCR 检测方法,该 方法可通过特异性扩增 nVarIBD VP2 基因来确定样品是否为 IBDV 新型变异株。通过构建重组 质粒 pMD18?T?VP2 对引物和探针进行灵敏性和重复性试验,以及特异性检测,最后使用该检 测方法对临床样品进行验证。荧光定量 RT?PCR 结果显示灵敏性可达 1.32×101copies/μL,高于 常规 RT?PCR 的 100 倍。批内和批间重复试验变异系数(CV)均小于 0.5%,结果表明该检测方 法有良好的重复性与稳定性。该方法与常见禽病毒核酸无交叉反应,说明检测方法具有较好 的特异性。综合本研究结果表明,该研究建立的 nVarIBD 荧光定量 RT?PCR 检测方法特异性 强、灵敏性高、重复性好,可用于临床样品中 IBDV 新型变异株的监测。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 新城疫病毒、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与禽流感病毒 三重 RT⁃qPCR 鉴别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连聪 1,向国庆 2,潘浩华 3,罗胜军 2,吕殿红 2,宋帅 2,贾春玲 2,牛瑞辉 2, 郭素茵 4,李汝洪 4,邹永基 4,温肖会 2*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24, 49 (3): 48-53.   DOI: 10.19978/j.cnki.xmsy.2024.03.07
摘要141)      PDF (1383KB)(64)    收藏
新城疫、禽传染性支气管炎与禽流感是可引起禽类呼吸道症状相似的三种急性传染病,且存在混合感染。为建立新城疫病毒、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与禽流感病毒三重 RT?qPCR 检测方法,该研究对比了 GenBank 登录的新城疫病毒(NDV)L 基因、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IBV)1a 基因和禽流感病毒(AIV)NP 基因,经分析选取保守序列设计了三套引物与探针,通过 优化检测方法的反应体系,成功建立了可同时检测 NDV、IBV 和 AIV 的三重 RT?qPCR 方法,并 对其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特异性检测出 NDV、IBV 和 AIV,有较好的特异性;方法对三种病毒的最低检测限均为 3.02×102copies/μL,有较高的敏感 性;重复性实验结果显示批内与批间变异系数均不大于 1.28%,有良好的重复性。使用本研究 建立的方法对 102 份临床咽拭子进行检测,并与常规 RT?PCR 进行比较,总符合率为 96.6%。 本研究建立的三重 RT?qPCR 检测方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用于 NDV、IBV、AIV 三种病毒 的检测。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 广东省人工圈养虎肠道微生物组结构的研究
王娅妮 1,2,李娜 2,3,任照文 2,3,孙通宝 2,张翩 2,陈晶 2,陈谭子芃 4,王晓虎 1,2*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24, 49 (3): 39-47.   DOI: 10.19978/j.cnki.xmsy.2024.03.06
摘要129)      PDF (3827KB)(107)    收藏
为了探究广东省华南虎、孟加拉虎和东北虎肠道菌群结构的组成,本研究利用 16S rDNA V1?V9 区三代测序对广东省人工圈养的不同虎进行肠道菌群测序比较分析和物种注释, 探究其微生物群的组成和丰度。结果显示:圈养健康虎肠道微生物组的优势菌门为厚壁菌门 (Firmicutes)、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及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广 东省人工圈养华南虎肠道微生物菌群较为健康,不同虎种间的肠道菌群结构没有显著性差 异,但基于饮食、环境、状态等条件导致菌群结构还是具有一定的差别,东北虎和孟加拉虎的 肠道菌群具有部分较高丰度的潜在致病菌属,表明本次研究调查的孟加拉虎和东北虎存在一 定的健康风险,需要密切关注。我们的研究揭示了广东省不同虎种肠道微生物的菌群组成结 构,对于这一濒危物种的综合保护和合理圈养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 猪伪狂犬病毒抗体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卢立康,许楷惠,黄元,蔡汝建,王晓虎,陈晶,向华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24, 49 (2): 52-56.   DOI: 10.19978/j.cnki.xmsy.2024.02.09
摘要188)      PDF (1023KB)(150)    收藏
伪狂犬病,也称阿氏病(Aujeszky's disease),是由伪狂犬病毒(PRV)引起的一种高 度传染性疾病。在没有特定宿主的情况下,伪狂犬病毒可以侵入多种哺乳动物,包括猪、牛、 羊等,从而导致易感动物发生严重的临床症状和急性死亡。我国于 20 世纪 50 年代首次报道猪 伪狂犬病,且自 2011 年以来,部分地区出现新的猪伪狂犬病变异株,致使养猪业遭受严重的 经济损失。尽管科学家们一直在致力于诊断方法的设计和相关疫苗的开发,但伪狂犬病仍在 养猪业广泛存在,近些年发现其对人类的健康也存在着潜在威胁,从而引起了世界范围内的 强烈关注。目前我国的猪场普遍实行伪狂犬疫苗免疫,因此检测免疫后疫苗产生的抗体水平 至关重要。本文总结目前对 PRV 的抗体检测方法,针对其优缺点进行对比分析,以对猪场临 床上选择抗体检测方法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5. 粤东地区鸡球虫病流行病学调查
余志会 1,2# ,方肆云 3# ,刘文俊 1 ,戚南山 2 ,李娟 2 ,吴彩艳 2 ,林栩慧 2 ,吕敏娜 2 ,蔡海明 2 ,胡俊菁 2 ,宋勇乐 2 ,陈祥杰 2 ,朱易斌 2 ,尹理君 2 ,张健騑 2 ,廖申权 2* ,孙铭飞 2*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24, 49 (1): 82-86.   DOI: 10.19978/j.cnki.xmsy.2024.01.12
摘要91)      PDF (1716KB)(25)    收藏
鸡球虫病是由一种或多种艾美耳球虫寄生于鸡肠上皮细胞造成的原虫病。为明确粤东地区鸡群中的球虫病流行情况,该研究于2018-2019年在粤东地区18个规模化养鸡场采集700份粪便样品,利用PCR方法检测样品中鸡球虫感染情况。结果显示,粤东地区的鸡球虫病总检出率高达95.71%(67/70),主要流行虫种为柔嫩艾美耳球虫和堆型艾美耳球虫,检出率分别55.71%(39/70)和48.57%(34/70)。1-25日龄肉鸡堆型艾美耳球虫的检出率最高,为69.23%;大于25日龄肉鸡柔嫩艾美耳球虫的检出率最高,可高达60%。分析发现粤东地区鸡球虫混合感染情况普遍存在,但单一虫种感染占比最高(42.86%)。本研究对粤东地区规模化养鸡场的鸡球虫病流行情况进行系统研究,为粤东地区鸡球虫病的综合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6. 中山麻鸭F7及其子代生长、屠宰性能和蛋品质的评价
李贞明 1 ,马现永 1 ,余苗 1 ,崔艺燕 1 ,田政巍 2 ,殷颖珊 2 ,容庭 1 ,吴咏梅 2* ,田志梅 1*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24, 49 (1): 33-37.   DOI: 10.19978/j.cnki.xmsy.2024.01.04
摘要358)      PDF (2116KB)(129)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中山麻鸭F7代及其子代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蛋品质的差异,以此评价中山麻鸭F7代和其子代的品质优势。试验选取中山麻鸭F7和其子代各250只,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25只鸭。10周龄时,每个重复随机挑选公母各2只进行屠宰,测定其体尺性状和屠宰性能。24周龄后,每个重复选取3枚鸭蛋测定其孵化性能,43周龄,每个重复选取3枚鸭蛋测定其蛋品质。结果表明:1)中山麻鸭F7代和其子代的体重于10周龄进入平台期。中山麻鸭 F7 代的胫围及体斜长显著低于子代,颈长及胸宽显著高于子代(P<0.05)。中山麻鸭F7代和其子代的生长性能无显著性差异(P>0.05)。2)中山麻鸭F7代的屠宰率、半净膛率、全净膛率、腿肌率和瘦肉率显著高于其子代(P<0.05)。3)中山麻鸭F7代的蛋壳厚度、蛋壳强度和蛋黄色泽显著低于其子代(P<0.05)。此外,中山麻鸭F7代的蛋重有低于其子代的趋势(P<0.10)。综上,中山麻鸭F7代和子代的体重于10周龄进入平台期,F7代的屠宰性能显著优于其子代,但其蛋品质显著差于其子代。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7. 浅谈蛋鸡无抗养殖及疫病防控技术
柯艳坤 1# ,陈卓凡 3# ,蔡海明 2 ,刘荣启 1 ,李颖鑫 1 ,林栩慧 2 ,胡俊菁 2 ,宋勇乐 2 ,尹理君 2 ,朱易斌 2 ,陈祥杰 2 ,吴寒光 1 ,吕敏娜 2* ,施远国 1*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23, 48 (6): 55-59.   DOI: 10.19978/j.cnki.xmsy.2023.06.10
摘要124)      PDF (1043KB)(114)    收藏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食品健康安全成为大众高度关注的热点。传统的规模化养鸡为了减少鸡群疫病发生,提高生长速度,常在养殖过程中使用抗生素,从而提高产量,增加经济效益。然而由此引发滥用抗生素以及导致禽肉蛋产品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凸显,严重威胁消费者的身体健康,故而传统养殖模式已逐步被追求高品质禽产品的无抗养殖技术模式所替代。该文通过介绍蛋鸡无抗养殖的技术要点以及在无抗养殖条件下蛋鸡疫病防控进行探讨和分析,旨在提高蛋鸡养殖水平和供给优质鸡蛋产品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8.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牛肌肉组织中加米霉素残留
伍宏凯 1 ,刘佩怡 1 ,刘燕 1 ,吴荔琴 1 ,肖田安 1 ,黄显会 2*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23, 48 (6): 50-54.   DOI: 10.19978/j.cnki.xmsy.2023.06.09
摘要80)      PDF (2008KB)(94)    收藏
建立一种测定牛肌肉组织中加米霉素残留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方法。均质后的样品经0.1 mol/L 磷酸二氢钾溶液提取,正己烷脱脂,HLB固相萃取柱净化,反相C 18色谱柱分离,采用多反应监测正离子模式测定。结果显示,该方法检测限为0.5 μg/kg,定量限为2μg/kg;在2-400 μg/kg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9;平均回收率范围为91.6%-118.7%,批内变异系数在2.06%-11.06%之间(n=6),批间变异系数在3.86%-7.98%之间(n =18)。该方法灵敏、准确、重复性好,适用于牛肌肉组织中加米霉素残留量的测定。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9. 幼鸽疾病综合征病因分析及诊断研究进展
刘梦凡 ,柯骏鸿 ,姜含雨 ,杨惠湖 ,谢梓民 ,罗瑞 ,黄淑坚 ,梅堃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23, 48 (5): 69-74.   DOI: 10.19978/j.cnki.xmsy.2023.05.12
摘要183)      PDF (982KB)(832)    收藏
近年来,幼鸽疾病综合征(Young pigeon disease syndrome, YPDS)在全球广泛传播, 给养鸽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目前对YPDS的研究较少,无诊断标准,且无特效药物和疫苗, 对该病的防控带来巨大挑战。为更好地了解该综合征,该文从YPDS病因、流行情况、诊断方法 及防控措施等方面进行系统阐述,以期为YPDS的防治提供参考。参考国内外近三十年相关文 献,对可能导致YPDS的病原进行系统阐述,并对每种诊断方法及防治措施进行总结。YPDS 主要是由鸽圆环病毒(Pigeon circovirus,PiCV)、鸽疱疹病毒(Pigeon herpesvirus,PiHV)、鸽腺病 毒(Pigeon adenovirus,PiADV)共同引发的一种多因素疾病,可导致7-15周龄幼鸽死亡。主要 临床症状表现为精神沉郁、羽毛凌乱、厌食、呕吐、腹泻等。该综合征目前防控措施主要为加强 饲养管理。该文总结了有关YPDS病因、诊断方法及防控措施,以期为生产实践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0. 免疫胶体金诊断技术在兽医的应用研究现状
许楷惠 ,卢立康 ,黄元 ,蔡汝健 ,王晓虎 ,陈晶 ,向华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23, 48 (4): 60-65.   DOI: 10.19978/j.cnki.xmsy.2023.04.11
摘要156)      PDF (1025KB)(156)    收藏
免疫胶体金诊断技术是以胶体金为示踪标记物应用于抗原抗体的一种体外诊断技 术,具有反应迅速、操作简单、成本低、便携等优点。目前,免疫胶体金诊断技术广泛应用于医 院、实验室、野外及公共场所的现场诊断。该文介绍了免疫胶体金诊断技术的基本原理、优缺 点,并整理讨论了免疫胶体金诊断技术两种主要方法——免疫层析法和斑点金免疫渗滤法在 国内外动物医学诊断中的应用研究现状。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1. 鱼类链球菌病的研究进展及防控策略
梁前才 ,车南青 ,李玲 ,黎涵 ,曹际振 ,李安兴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23, 48 (4): 54-59.   DOI: 10.19978/j.cnki.xmsy.2023.04.10
摘要324)      PDF (985KB)(451)    收藏
我国是水产养殖大国,近年来水产养殖行业发展迅猛,与此同时病害问题日益突 出,其中链球菌的感染最为严重,严重危害着行业的健康发展。链球菌能感染多种水生生物 并造成疫病暴发,其病原主要为海豚链球菌(Streptococcus iniae)、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副乳房链球菌(Streptococcus parauberis)等,感染鱼类的典型症状包括行为异常、眼 球突出和脑膜炎等。目前,抗菌药物仍是治疗链球菌病的首选,但长期以及滥用药不利于水 产业的长足发展。疫苗是防控链球菌病的有效途径,但尚未有获批的商业化渔用疫苗。该文 从病原学、流行病学与临床病症、致病机理、检测技术方面介绍链球菌病防治的新策略和新思 考,以期为链球菌病的防控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2. 液体培养法与qPCR法对检测猪鼻支原体灵敏度比较
薛少华 ,吕紫欣 ,张鑫杰 ,戴爱玲 ,杨小燕 ,俞国华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23, 48 (2): 74-80.   DOI: 10.19978/j.cnki.xmsy.2023.02.14
摘要152)      PDF (1602KB)(218)    收藏
为了比较《中国药典》已收录但相当耗时的液体培养法和未收录但相对快速的荧光 定量PCR(qPCR)法对支原体检测的灵敏度,试验分别在猪鼻支原体生长的对数期(48 h)、稳定 期(96 h)和衰亡期(144 h)取样,将样品10倍系列稀释后,使用液体培养法和qPCR法对各个 稀释度进行检测(两种方法的样品加入体积分别为0.5 mL和5 μL),以比较二者的灵敏度。结 果显示:在存活支原体占比高的对数期和稳定期,液体培养法比qPCR法的检测灵敏度高约100 倍;而在死亡支原体占比大幅增加的衰亡期,结果则相反,qPCR法反而比液体培养法的检测灵 敏度高约1 000倍。当把对数期样品高速离心浓缩约100倍后再用qPCR法检测,其检测灵敏 度比浓缩之前提高了约100倍。上述结果表明:影响液体培养法和qPCR法相对灵敏度的主要 因素是各自体系中不同的样品加入体积和样品中存活支原体的比例,而由于前一因素导致的 两种方法灵敏度的差异,可以通过高速离心浓缩的方法缩小,使两种方法的相对灵敏度基本 相同。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3. 壳聚糖接枝庆大霉素缀合物对小鼠溃疡性结肠炎的 保护效果
王新晨 ,胡灿颖 ,雍艳红 ,李程鹏 ,巨向红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23, 48 (2): 59-64.   DOI: 10.19978/j.cnki.xmsy.2023.02.11
摘要189)      PDF (1875KB)(198)    收藏
为观察壳聚糖接枝庆大霉素缀合物(CS?GT)对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ulfate sodium salt,DSS)诱导小鼠溃疡性结肠炎的保护效果。30只健康雄性小鼠(C57BL/6J,SPF级)随机平 均分为5组,分别为对照组、DSS组和CS?GT低、中、高剂量添加组。处理结束后,观察临床变 化、肠道结构、血清生化指标和炎性因子表达。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DSS处理组小鼠体重 下降(P<0.01),结肠长度缩短(P<0.01),肠道出血及肠绒毛脱落,血清中ALB与TP含量显著 降低(P<0.01),促炎因子IL?6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抗炎因子IL?4和IL?13表达水平显 著降低(P<0.05)。而添加中、高剂量CS?GT组相较于DSS组小鼠体重显著上升(P<0.05)、结肠 长度显著增加(P<0.05),肠出血现象减少,血清中ALB与TP含量显著上升(P<0.05),促炎因 子IL?6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5),抗炎因子IL?4和IL?13有一定的上升趋势。说明CS?GT对 DSS诱导的小鼠结肠炎有明显保护效果,有望开发成动物肠道保护的功能饲料添加剂。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4. 猪肉中四种系水力测定方法的比较研究
李颢 ,郑恩琴 ,王塑天 ,辛海云 ,姚泽锴 ,李宝红 ,王莹 , 胡斌 ,程蕾燕 ,李剑豪 ,孟繁明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23, 48 (2): 46-51.   DOI: 10.19978/j.cnki.xmsy.2023.02.09
摘要215)      PDF (981KB)(403)    收藏
探究四种方法测定猪肉系水力的差异,结合实际操作对系水力的测定方法进行改 进及评价,为猪肉系水力及肉品质鉴定方法提供理论依据。利用农业部标准NY/T 1333-2007 中提到测定系水力的四种方法,使用压力法、离心法、滴水损失和蒸煮损失对100多份新鲜猪 肉样品进行平行测定,将肉内水分含量(直接干燥法)作为评价系水力的第五个指标,通过公 式计算每一份样品不同方法测定出的系水力,对比分析不同方法差异。结果表明,与其他几 种方法相比,滴水损失法的误差最小,平均损失率为 1.984%;压力法测定的平均值为 68.377%,离心法和压力法计算公式相同,平均值为65.098%,但离心法的变异系数是几种方 法中最大的,达到了 10.633%;蒸煮法测定的平均值为 66.888%,水分含量的平均值为 68.022%,与压力法测定的均值相近。该研究发现,滴水损失受人为因素的影响最小,但适合 肉品质相差较大时的测定;肉内水分含量可以在生产上替代压力法和离心法,但其耗时较长; 在市场上可以使用蒸煮法进行肉质的初步鉴别,蒸煮法速度较快,方便消费者品尝以更直观 的感受肉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5. 猫肥厚性心肌病继发动脉血栓栓塞诊疗新进展
周水莲1,2 ,曲燕燕1 ,白雨曼2 ,黄健佳3 ,谢文婷3 ,于义博2 ,龚晓佩2 , 邱文粤2 ,庞晓玥2 ,章心婷2 ,张鑫1* ,苏荣胜2*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23, 48 (2): 30-35.   DOI: 10.19978/j.cnki.xmsy.2023.02.06
摘要429)      PDF (886KB)(1086)    收藏
肥厚性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HCM)是猫最常见的心脏病,特征是心 室壁向心性增厚并发乳头肌肥厚。猫HCM继发动脉血栓栓塞(Arterial thromboembolism,ATE) 检出率逐年升高,此病总体存活率低至35%,越来越受到重视。该文综述了猫HCM继发ATE 的诊断与治疗进展,并特别介绍了目前主要治疗药物及其疗效。提出针对好发品种尽早建 档,定期体检筛查,发病后及时送医;选育新品种;提高手术治疗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技术;谨 慎使用治疗血栓药物,尝试使用新型抗栓溶栓药物等综合措施以期提高此病治愈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6. 中兽医治疗一例犬顽固性鼻衄的体会
蒋佳琪1 ,米洁2 ,范云鹏1 ,刘迎秋1 ,张为民1 ,麻武仁1,2*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22, 47 (6): 95-96.   DOI: 10.19978/j.cnki.xmsy.2022.06.19
摘要216)      PDF (1044KB)(93)    收藏
本文报道了在中兽医理论指导下,运用益气理血、祛湿化痰等方法辨证施治,成功 治愈一只9岁雌性金毛犬的长期鼻出血和鼻肿胀的病例,说明中兽医治疗顽固性鼻衄有很好 的疗效。对该病例的总结分析可为同行对类似疾病的诊疗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7. 多杀性巴氏杆菌疫苗研究进展
赵梦坡1,2,朱志森3,黄育浩4,王晓虎1,申丽萍5,袁子国2*,王刚1*,郭钊文6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22, 47 (6): 45-51.   DOI: 10.19978/j.cnki.xmsy.2022.06.09
摘要239)      PDF (1100KB)(314)    收藏
多杀性巴氏杆菌相关疾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Pasteurella multocida,Pm)引起一种 广泛存在于全世界大部分地区的人兽共患病,该菌可感染牛、羊、猪、兔等多种家畜,引起出血 性败血症和传染性肺炎,给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Pm疾病的防控手段主要是 给家畜接种Pm减毒疫苗和灭活疫苗,但是由于Pm具有不同的血清型,Pm疫苗对动物起到的 免疫保护效果不太理想。本文对Pm的分型、Pm的毒力因子特点及Pm基因工程疫苗研究过程 中的新发现进行总结,以期为新型Pm疫苗研究以及免疫策略的制定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8. 白术有效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魏海涛1,方秋华2*,张炳顺2,刘子瑶2,刘铄佳2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22, 47 (6): 40-44.   DOI: 10.19978/j.cnki.xmsy.2022.06.08
摘要397)      PDF (1121KB)(560)    收藏
白术,性温,味甘、苦,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安胎、止汗的功能,主治动物脾虚泄 泻、水肿、胎动不安、虚汗等。白术提取物含有挥发油、多糖、内酯等多种有效成分,具有多种药 理作用,如改善肠胃、调节免疫、抗炎抗菌、调节激素分泌、抗氧化、抗衰老、抗肿瘤等。本文就 白术及其提取物的有效成分、药理作用及不良反应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白术 在兽医临床用药和新兽药开发提供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9. 鸡肉品质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张丽1,2,许欣纯1,罗威1,罗成龙1,陈鹏1,严霞1,李莹1*,张德祥2*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22, 47 (6): 26-33.   DOI: 10.19978/j.cnki.xmsy.2022.06.06
摘要308)      PDF (1116KB)(195)    收藏
鸡肉作为肉类蛋白营养的主要来源之一,在国民肉类食物消费中的占比逐渐增加, 其风味及口感愈发受消费者关注。受新冠疫情和禽流感的影响,冰鲜鸡的市场比重越来越 大,然而肉鸡冰鲜产品普遍存在冷藏后期品质下降明显的突出问题。因此,在肉鸡生产中提 高肉鸡生产性能的同时,肉鸡品质的改良也是当前我国肉鸡育种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研究 资料显示,不同研究报道对鸡肉品质的评价和检测方法存在着差异,所得结果各有异同。本 文综述了鸡肉品质的评价方法(物理指标、化学成分和感官评价等)、检测指标(pH值、肉色、嫩 度、系水力、氨基酸、脂肪酸等检测)及肉品质影响因素(品种、日龄、饲粮组成、饲养管理、宰前 应激等),为鸡肉品质评价系统的确定及改善鸡肉品质提供参考和基础资料。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0. 柔嫩艾美耳球虫ETYF株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林栩慧1,2# ,魏光伟1,2# ,黄光宇3 ,黄耿雄3 ,戚南山1,2 ,李娟1,2 ,严专强1 , 尹丽娟1 ,余水兰1 ,吕敏娜1,2 ,胡俊菁1,2 ,蔡海明1,2 ,廖申权1,2* ,孙铭飞1,2*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22, 47 (6): 15-20.   DOI: 10.19978/j.cnki.xmsy.2022.06.04
摘要208)      PDF (2540KB)(120)    收藏
利用单卵囊分离技术、动物传代、显微镜镜检、PCR扩增等方法,对分离自广东云浮 鸡场的柔嫩艾美耳球虫(Eimeria tenella YuFu,ETYF株)进行研究,明确其卵囊指数、潜隐期、 致病力、排卵囊规律等生物学特性。结果发现:该虫株卵囊平均大小为22.34 μm×19.21 μm,卵 囊指数为1.16±0.17,最早潜隐期为144 h;不同感染剂量组排卵囊高峰期不一致,主要集中在 162?180 h,感染3万个/只剂量组排卵囊总量最高,达1447万个/只;明确其最适卵囊接种剂量 为1~3万个/只;感染5万个/只ETYF孢子化卵囊后出现死鸡,明确其最低致死剂量为5万个孢 子化卵囊,且感染剂量越大,鸡肠道的病变越严重。本研究为后续药物筛选和疫苗研发提供 数据支持,对防治鸡球虫病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1. 重组基因Ⅶ型新城疫病毒疫苗候选株的构建
周洁1,2,孙慧敏3,董嘉文1,李林林1,张俊勤1,黄允真1,汪招雄2*,孙敏华1*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22, 47 (6): 10-14.   DOI: 10.19978/j.cnki.xmsy.2022.06.03
摘要362)      PDF (1873KB)(89)    收藏
新城疫是我国必须控制和净化的传染病之一,疫苗免疫是防控疾病的重要手段。 为获得抗原性匹配的疫苗株,以新城疫LaSota疫苗株为骨架,替换当前流行的基因Ⅶ型毒株 GM株的主要抗原性相关基因F(Fusion)和HN(Hemagglutinin?neuraminidase),拯救获得重组病 毒 rLa?mGM。生物学特性测定表明,重组毒株的 MDT 为 160 h,ICPI 为 0,EID50为 10-8.4 /0.2 mL。将rLa?mGM株繁殖后以108.0 EID50制备灭活疫苗,与商品化LaSota疫苗各免疫10只25日 龄SPF鸡,0.2 mL/只。免疫后14天,其血清平均HI效价为7.6log2,商品化LaSota疫苗免疫鸡 的血清平均HI效价为7.4log2。结果表明重组病毒免疫原性良好,可作为疫苗候选株。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2. 猪流行性腹泻及其疫苗研究现状
应碧云1,2,3 ,朱利塞2,3 ,向蕊1,2,3 ,李祎云1,2,3 ,白挨泉1,2* ,王贵平2,3 ,贾爱卿2,3*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22, 47 (5): 35-40.   DOI: 10.19978/j.cnki.xmsy.2022.05.07
摘要303)      PDF (960KB)(867)    收藏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是目前引起猪群病毒性 腹泻的主要病原之一,给我国乃至世界养猪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临床上7日龄以内的仔猪 发病率最高,病死率可达100%,目前,疫苗仍是预防PEDV的重要手段。本文从流行病学、临 床症状与疫苗研究现状等方面分析传统疫苗免疫效果差的原因,阐述PEDV的基本情况及其 免疫防控,为新型疫苗研制提供理论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3. 间接免疫荧光检测猪瘟活疫苗效价方法的建立
陈建凯1,2 ,张璞1,2 ,赖月辉2 ,侯高伟2 ,周晓敏2 ,曾垠涛2 ,杨傲冰2 ,齐冬梅2*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22, 47 (5): 23-27.   DOI: 10.19978/j.cnki.xmsy.2022.05.05
摘要277)      PDF (1715KB)(363)    收藏
为了寻找到猪瘟活疫苗(传代细胞源)效力检验的实验室替代方法,本研究将检验 合格的疫苗按头份用专用稀释液10倍梯度稀释后,接种至长满猪睾丸细胞(ST细胞)单层的细 胞板上,以猪瘟阳性血清为一抗、山羊抗猪 IgG(FITC 标记)为二抗,通过反应体系条件的优 化,确定病毒接种细胞后培养72 h,一抗和二抗的稀释度为1∶400倍,建立了猪瘟活疫苗(传代 细胞源)成品苗的间接免疫荧光(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 assay,IFA)检测方法;此方法敏感 性、特异性和重复性良好。用建立的IFA方法检测10批次猪瘟活疫苗(传代细胞源)试验苗,结 果为:104.67~105.33TCID50/头份。该方法的建立可为猪瘟活疫苗(传代细胞源)的质量控制提供技 术支持和检验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4. 广西瑶鸡体重、内脏器官生长发育规律的研究
贾玉生1,瞿孝云1,李毅2,廖明1,蒋维维1,2*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22, 47 (5): 6-12.   DOI: 10.19978/j.cnki.xmsy.2022.05.02
摘要379)      PDF (970KB)(378)    收藏
本文旨在研究在广西鸿光农牧有限公司饲养管理规程下瑶鸡体重和内脏器官的生 长发育规律。0~15周,每周末随机抽取公鸡120只,母鸡120只,称量每只鸡的体重并记录。 随机抽取公鸡和母鸡各5只,解剖后测定心脏、肝脏、脾脏、腺胃、肌胃、法氏囊、胰腺和肠道等 主要组织器官的生长发育情况,以器官指数表示。结果显示,第2周龄公鸡和母鸡的体重呈现 显著性差异(P<0.05),其余周龄公鸡和母鸡的体重差异极显著(P<0.01)。公鸡的13.71周龄和 母鸡的12.59周龄是瑶鸡的生长拐点周龄,拐点体重分别为2238.17 g和1575.96 g。公鸡母鸡 的器官指数变化规律一致,公鸡和母鸡的心脏、肌胃、腺胃、肝脏均在第一周的指数最大,随后 逐渐减小。由此可见,广西瑶鸡优先发育心脏、肝脏、胃等重要代谢及消化器官,为生长前期 快速吸收营养,增长体重奠定基础。这提示,应加强前13周鸡饲料营养配比的全价和平衡管 理,以提高瑶鸡的生长效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5. 胆汁酸受体介导胆汁酸调控肠道屏障功能的机制
杨亚慧1,2,覃丽梅1*,朱晓萍1,杨雪芬2*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22, 47 (4): 47-54.   DOI: 10.19978/j.cnki.xmsy.2022.04.09
摘要148)      PDF (1005KB)(135)    收藏
肠道屏障是动物维持机体稳态的重要基础,许多因素均可破坏其完整性,进而导致 细菌、病毒侵袭,引发全身性疾病。胆汁酸作为胆汁的重要成分,由肝以胆固醇为原料进行合 成,能在外源食物及相关激素的刺激下与胆汁一同被排入消化道内。胆汁酸不仅具有脂肪乳 化、促进肠道吸收脂质、调节肝脏功能、增加能量消耗等功能,还对维持肠道稳态具有重要作 用。胆汁酸受体在动物体内各个脏器均有分布,经胆汁酸或胆汁酸类似物激活后发挥其生理 作用,而且在不同的脏器中发挥作用的机制有所不同,在肠道内,主要是通过胆汁酸与胆汁酸 受体以及肠道菌群来共同调节肠道稳态,三者相互作用,又相互制衡。本文主要综述了胆汁 酸及其受体在动物肠道屏障功能稳态中的作用及其内在机制。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6. 禽流感油乳剂灭活疫苗抗原质量快速评价方法
赖汉漳2,王小芬2,麦康聪2,盘伟岚2,陈培军2,陈华坚2,陈瑞爱1,2*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22, 47 (4): 21-23.   DOI: 10.19978/j.cnki.xmsy.2022.04.04
摘要162)      PDF (879KB)(115)    收藏
本研究建立了基于肉豆蔻酸异丙酯作为破乳剂的一种禽流感油乳剂疫苗抗原快速 检测方法,该方法成本低且环境友好,实验条件简易,保真度高,可在数小时内准确快速测定 禽流感等油乳剂疫苗成品抗原HA效价及分析其抗原性差异。使用该方法能够方便广大养殖 用户从不同来源疫苗中有针对性地选择优质高效的疫苗,并在使用疫苗前确定其抗原效价, 避免使用低效价疫苗,确保预期防控效果,同时也方便兽药监察部门对市场上各个厂家的禽 流感油乳剂灭活疫苗的质量进行实时监测。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7. 芳香植物疗法在犬猫应用的研究进展
刘欣欣1,郭妍2*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22, 47 (3): 106-111.   DOI: 10.19978/j.cnki.xmsy.2022.03.21
摘要265)      PDF (1144KB)(206)    收藏
芳香植物疗法在辅助治疗人类疾病方面已得到广泛运用,然而将其运用在宠物犬 猫疾病治疗上需要更进一步的研究以确定它的真实作用。本文通过收集论文资料以及真实案 例,从芳香疗法的发展史,芳香植物主要成分、作用机制以及芳香疗法在宠物猫犬上的运用和 前景三个方面进行综述。通过分析芳香精油的化学成分和摄入途径探究了它在宠物犬猫上的 运用方式。分类研究了芳香疗法对于犬和猫的作用特点以及使用时的注意事项。通过案例分 析其在临床运用上的正面疗效与不良影响,为芳香疗法在我国宠物行业的运用发展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8. 中兽药增强宠物免疫功能的研究进展
林诺1,苏胖1,傅嘉莉2,武力1,2*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22, 47 (3): 35-38.   DOI: 10.19978/j.cnki.xmsy.2022.03.07
摘要297)      PDF (1137KB)(216)    收藏
近年来,中药在宠物临床行业的使用获得了越来越多宠物医师的认可及推崇,尤其 是在西药疗效不明显或是副作用大的情况之下,中药正逐渐成为宠物临床用药的热点。因 此,本文从中医学与免疫功能的关系出发,通过中药提高患病宠物免疫功能、中药添加剂在宠 物预防保健上的应用、中药对宠物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三个方面综述了中药增强宠物免疫功 能的应用现状,总结了中药在宠物临床应用中面临的问题,对未来宠物用中药的发展提出了 建议,为中药在宠物临床上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9. 临床用犬猫间充质干细胞的质量控制研究
李东升1,阮慧敏1,叶彩灵1,王丙云1,2*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22, 47 (3): 31-34.   DOI: 10.19978/j.cnki.xmsy.2022.03.06
摘要162)      PDF (1443KB)(201)    收藏
犬猫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的潜 能,在宠物疾病治疗上的应用日益广泛。为确保犬猫MSCs在宠物临床应用中的安全性及有效 性,需满足干细胞的基本生物学属性、生物学安全性、生物学有效性等相关质量要求,现就犬 猫MSCs细胞质量属性进行讨论,为建立宠物干细胞质量控制体系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0. 宠物食品研究进展
魏琦麟1,2,向蓉1,康桦华1,涂杜1,吴俊仪1,傅云菲1,徐志宏1,2*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22, 47 (3): 13-19,25.   DOI: 10.19978/j.cnki.xmsy.2022.03.03
摘要371)      PDF (1441KB)(499)    收藏
宠物食品是介于人类和传统畜禽饲料之间的高档动物食品。本文通过对宠物食品 行业发展的难点问题入手,综述了宠物食品中替代蛋白资源、加工技术和产品多样性方面的研 究进展,分析了宠物食品原料中蛋白短缺的问题,结合人类食品加工技术和产品形式,对宠物 食品当前面临的资源冲突、技术需求、产品功能性和差异化等方面做了总结,为宠物食品行业 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