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 2024, Vol. 49 ›› Issue (2): 52-56.DOI: 10.19978/j.cnki.xmsy.2024.02.09
• 专题综述 • 上一篇
卢立康 1,许楷惠 1,黄元 2,蔡汝建 1,2,王晓虎 1,2,陈晶 2,向华 1,2*
LU Likang1,XU Kaihui1,HUANG Yuan2,CAI Rujian1,2,WANG Xiaohu1,2,CHEN Jing2,XIANG Hua1,2**
摘要: 伪狂犬病,也称阿氏病(Aujeszky's disease),是由伪狂犬病毒(PRV)引起的一种高 度传染性疾病。在没有特定宿主的情况下,伪狂犬病毒可以侵入多种哺乳动物,包括猪、牛、 羊等,从而导致易感动物发生严重的临床症状和急性死亡。我国于 20 世纪 50 年代首次报道猪 伪狂犬病,且自 2011 年以来,部分地区出现新的猪伪狂犬病变异株,致使养猪业遭受严重的 经济损失。尽管科学家们一直在致力于诊断方法的设计和相关疫苗的开发,但伪狂犬病仍在 养猪业广泛存在,近些年发现其对人类的健康也存在着潜在威胁,从而引起了世界范围内的 强烈关注。目前我国的猪场普遍实行伪狂犬疫苗免疫,因此检测免疫后疫苗产生的抗体水平 至关重要。本文总结目前对 PRV 的抗体检测方法,针对其优缺点进行对比分析,以对猪场临 床上选择抗体检测方法提供参考。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