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 2021, Vol. 46 ›› Issue (1): 38-42.

• 试验研究 • 上一篇    

鸡球虫体外HCT⁃8细胞培养模型的建立

吴彩艳,胡俊菁,崔明巧,戚南山,吕敏娜,李娟, 林栩慧1,蔡海明1,于林增1,廖申权1*,孙铭飞1*   

  1. (1.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动物卫生研究所,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茂名分中心, 广东省兽医公共卫生公共实验室,广东省畜禽疫病防治研究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兽用药 物与诊断技术广东科学观测实验站,广东 广州 510640; 2.宁夏盐池县农业农村局农业综合执法大队,宁夏 吴忠 751500)
  • 出版日期:2021-02-18 发布日期:2021-02-18
  • 通讯作者: 孙铭飞,廖申权
  • 基金资助: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项目(2016YFD05013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402186,31872460);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 项目(2019A1515010913);广东省农科院动物卫生研究所创新基金项目(CX?JC?202003);广东省乡村振兴战略专项(201817SY0003);广东省 重点领域研究计划项目(2019B020218004);广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建设专项资金(2019KJ119,2019LM2150);广东省农业科 学院寄生生物学团队建设项目(201623TD)

  • Online:2021-02-18 Published:2021-02-18

摘要: 由柔嫩艾美耳球虫(Eimeria tenella)引起的球虫病严重损害鸡的肠道健康,给养鸡业造 成巨大的经济损失。E.tenella寄生在鸡盲肠上皮细胞,体外培养可在鸡原代肾细胞内发育成卵囊 完成内生发育过程,而在其他传代细胞系内只能完成部分生殖阶段,为了延长其在细胞内的发 育进程,建立了鸡球虫HCT?8细胞培养模型。将新鲜制备的E.tenella子孢子接种HCT?8细胞,制 备细胞爬片,分别进行HE染色和DAPI染色,观察子孢子在细胞内的发育状况。结果表明,子孢 子在接种后6 h即可入侵HCT?8细胞,随后子孢子发育为滋养体至48 h形成第一代裂殖体,至54 h第一代裂殖子释放,于72 h形成第二代裂殖体,在144 h第二代裂殖子释放出来,继续培养至168 h未见到卵囊形成,而试验虫株接种鸡体后在144~168 h即可观察到大量未孢子化卵囊排出体外, 据此确定子孢子在该细胞内的发育过程结束。本研究所建立的鸡球虫细胞培养模型将子孢子发 育至第二代裂殖生殖阶段,将发育阶段向前推进了一个进程,为鸡球虫相关研究工作的开展提 供技术平台。

关键词: 柔嫩艾美耳球虫; HCT?8细胞; 培养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