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投稿须知
期刊订阅
广告合作
联系我们
English
期刊
出版年
关键词
结果中检索
(((张亚男[Author]) AND 1[Journal]) AND year[Order])
AND
OR
NOT
文题
作者
作者单位
关键词
摘要
分类号
DOI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导出引用
EndNote
Ris
BibTeX
显示/隐藏图片
Select
1.
稻鸭共作与圈养模式对麻鸭生长性能影响的比较研究
冯杯仪,王国霞,刘文俊,郑春田,张亚男,王爽,夏伟光,金成龙,吕艳涛,陈伟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24, 49 (
2
): 37-40. DOI:
10.19978/j.cnki.xmsy.2024.02.06
摘要
(
102
)
PDF
(1452KB)(
62
)
可视化
收藏
该研究旨在比较研究稻鸭共作和圈养两种饲养模式对麻鸭生产性能的影响,为稻 田养鸭生态模式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选择来自一个商业孵化场的 400 只雄性 1 日龄麻鸭随 机分为稻鸭共作组(密度为 30 只鸭/亩)和圈养组(密度为 10 只/平方米),每组 10 个重复,每个 重复 20 只,试验时长 49 天。圈养按 20 只鸭子分组分配到 10 个铁丝地板围栏,共 200 只;另外 200 只在稻田放养。在 49 日龄时,分别测定这两组鸭的体重、采食量等生产性能。结果表明, 稻鸭共作组日增重、日采食量、体重均显著高于圈养组(P<0.001),而圈养组料重比高于稻鸭共 作组(P<0.001)。该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稻鸭共作模式有利于提高蛋鸭生产性能,降低饲料消 耗,提高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2.
蛋氨酸在鸭中的生物学功能及应用研究进展
张亚男, 庄智威, 金永燕, 陈伟, 王爽, 夏伟光, 金成龙, 朱晓萍, 郑春田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23, 48 (
5
): 7-14. DOI:
10.19978/j.cnki.xmsy.2023.05.02
摘要
(
174
)
PDF
(1486KB)(
287
)
可视化
收藏
蛋氨酸是饲喂玉米?豆粕型饲粮家禽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对于维持家禽正常的生 长和生产具有重要作用,但蛋氨酸在家禽研究和生产中的应用主要集中于鸡,在鸭的报道较 少。常用的蛋氨酸源主要有DL?蛋氨酸、蛋氨酸羟基类似物、L?蛋氨酸等。不同蛋氨酸来源在 体内的吸收转化不同,发挥的作用效果也不同。D?蛋氨酸和蛋氨酸羟基类似物需经消化道前 端、十二指肠或回肠吸收,在限速酶、转氨酶等作用下生成L?蛋氨酸,然后再在肝脏等组织中 参与代谢,促进蛋白质的合成,为蛋氨酸循环提供甲基供体,发挥抗氧化功能等。因此,该文 总结了蛋氨酸的代谢、在鸭中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研究,包括蛋氨酸在鸭中的表 观消化率、蛋氨酸及其不同来源在肉鸭和蛋鸭中的最适需要量及相对生物学效价研究,以期为 蛋氨酸及其不同来源在鸭生产中的合理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3.
色氨酸对蛋种鸭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张亚男, 黄雪冰, 金永燕, 赖跃, 李凯潮, 郑春田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23, 48 (
3
): 35-41. DOI:
10.19978/j.cnki.xmsy.2023.03.06
摘要
(
147
)
PDF
(1044KB)(
93
)
可视化
收藏
该试验旨在通过研究饲粮色氨酸水平对蛋种鸭抗氧化性能的影响,探究蛋鸭饲粮 色氨酸的适宜添加水平。试验选用体重和产蛋性能相近,健康的22周龄福建龙岩山麻蛋鸭 504只,随机分为6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14只鸭,单笼饲养,试验期为16周。 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设计,饲粮中色氨酸的水平分别为:1.0、2.0、3.0、4.0、5.0、6.0 g/kg。结果表 明:1)饲粮色氨酸水平为2 g/kg时,蛋种鸭血浆T?SOD活性最高(P<0.05);血浆5?羟色胺活性 随饲粮色氨酸水平升高呈线性和二次增加(P<0.05),对褪黑素无显著影响(P>0.05)。 2)蛋种 鸭肝脏T?SOD和T?AOC活性随饲粮色氨酸水平增加呈线性和二次增加,MDA含量在2 g/kg处 最低,对GSH?Px活性无显著影响(P>0.05);肝脏GPx1、SOD和Nrf2表达量随饲粮色氨酸水平增 加呈线性和二次变化,分别在4 g/kg、2 g/kg、1 g/kg处获得最大值(P<0.05)。3)蛋种鸭空肠T? SOD和T?AOC活性随饲粮色氨酸水平增加呈线性和二次增加,MDA在3 g/kg处含量最低(P< 0.05),对GSH?Px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HO?1和Nrf2表达量随饲粮色氨酸水平增加呈线性 和二次变化增加(P<0.05),对SOD表达量无显著影响(P>0.05)。综上所述,饲粮中适宜色氨酸 (2—3 g/kg),可通过增强蛋种鸭血浆、肝脏和空肠抗氧化酶活性,提高机体抗氧化性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4.
饲粮生物素水平对产蛋初期蛋鸭产蛋性能,蛋品质及卵巢发育指标的影响
王爽, 张亚男, 阮栋, 夏伟光, 陈伟, 郑春田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20, 45 (
4
): 41-45.
摘要
(
82
)
PDF
(896KB)(
44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确定蛋鸭产蛋初期生物素适宜添加水平,本试验研究了饲粮生物素水平对产蛋 初期蛋鸭产蛋性能,蛋品质及卵巢发育指标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设计,将504羽 健康、刚开产的福建龙岩麻鸭随机分为6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14羽。饲粮采 用小麦?豆粕饲粮,基础饲粮中可利用生物素含量为0.055 mg/kg。饲粮生物素添加水平为:0、0.05、 0.1、0.15、0.2、0.25 mg/kg,试验期为21天。记录产蛋性能,采集蛋样测定蛋品质。试验结果表 明:生物素添加水平对产蛋初期产蛋性能及蛋品质影响不显著(P>0.05)。但在生物素添加水平 为0.15 mg/kg时,与未添加生物素组相比,产蛋率提高4.55%,日产蛋重增加1.98 g,料蛋比降低 0.19。生物素添加水平为0.15 mg/kg时,蛋白高度及哈氏单位相比生物素未添加组有所下降,但 未见显著差异(P>0.05)。随饲粮生物素水平升高,蛋黄中甘油三酯含量有降低趋势(P=0.11)。 生物素添加水平对产蛋初期蛋鸭卵巢发育指标无显著影响(P>0.05)。生物素的添加一定程度上 改善蛋鸭产蛋性能及蛋品质,并对对蛋禽脂类代谢有一定的调控作用。以生产性能为参考指标, 产蛋初期蛋鸭生物素建议添加量为0.15 mg/kg。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5.
2018 年蛋鸭笼养技术培训班在南昌成功举办
张亚男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18, 43 (
5
): 4-4.
摘要
(
10
)
PDF
(856KB)(
29
)
可视化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