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 2025, Vol. 50 ›› Issue (2): 14-22.DOI: 10.19978/j.cnki.xmsy.2025.02.03

• • 上一篇    

禽毛滴虫感染动物模型建立和优化

江家豪1,2#,蔡海明2#,廖申权2,戚南山2,李娟2,吕敏娜2,林栩慧2,宋勇乐2,陈祥杰2,朱易斌2,张健騑2,刘文俊1*,孙铭飞2*   

  1. (1.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广东广州510550; 2.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动物卫生研究所/农业农村部禽流感等家禽重大疫病防控重点实验室/ 广东省畜禽疫病防治研究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640)
  • 出版日期:2025-04-18 发布日期:2025-04-18
  • 通讯作者: 刘文俊
  • 基金资助:
    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23A04J0789,2023B04J0137);科技创新战略专项资金(高水平农科院建设)(202110TD,202122TD,R2019YJ?YB3010,R2020PY?JG013,R2020QD?048,R2021PY?QY007,R2023PY?JG018);广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建设专项(2022KJ119);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协同创新中心项目(XTXM202202);广东省畜禽疫病防治研究重点实验室项目(2023B1212060040)

  • Online:2025-04-18 Published:2025-04-18

摘要: 该研究对比不同的禽毛滴虫感染动物的方法以及感染剂量,通过各评价指标筛选 得到最优的禽毛滴虫病动物模型的造模方法。首先进行禽毛滴虫不同造模方法的比较,选取 30只未感染禽毛滴虫的乳鸽,分为6组,分别为PBS对照组、0.3%Agar+TYM对照组、普通法感 染组、两次法感染组、喷喉法感染组和0.3%Agar+TYM感染组,每组5只,感染组每只乳鸽灌服 禽毛滴虫剂量为1×107个,连续感染5 d。结果显示,只有0.3%Agar+TYM感染组阳性率达到 100%,死亡率为20%;两次法感染组、喷喉法感染组和0.3%Agar+TYM感染组的平均增重和相 对增重率均低于PBS对照组,0.3%Agar+TYM感染组肝脏重量和比重显著低于PBS对照组,两 次法感染组的肺脏平均重量和比重显著低于PBS对照组,0.3%Agar+TYM感染组在感染后不同 天数口腔咽拭子中禽毛滴虫浓度最高,因此选用0.3%Agar+TYM作为溶剂重悬的感染方法最 佳。再进一步对此方法进行优化,选取40只未感染禽毛滴虫的乳鸽分为8组,分别为PBS对照 组、0.4%Agar+TYM对照组、0.2%Agar+TYM低剂量感染组、0.2%Agar+TYM高剂量感染组、0.3% Agar+TYM低剂量感染组、0.3%Agar+TYM高剂量感染组、0.4%Agar+TYM低剂量感染组和0.4% Agar+TYM高剂量感染组,每组5只。低剂量感染组每天每只乳鸽灌服禽毛滴虫剂量为1×106 个,高剂量感染组则为1×107个,连续感染5 d。结果显示,感染组除0.4%Agar+TYM高剂量感 染组以外,阳性率均达到100%;感染组中除了0.2%Agar+TYM高剂量组外平均增重和相对增重 率均低于PBS对照组;0.3%Agar+TYM 低剂量感染组,0.3%Agar+TYM 高剂量感染组和0.4% Agar+TYM高剂量感染组肝脏的平均重量和比重均显著低于PBS对照组;0.3%Agar+TYM高剂 量感染组和0.4%Agar+TYM高剂量感染组从第3天到第7天的口腔咽拭子中禽毛滴虫浓度逐渐 升高。综上结果表明,使用0.3%Agar+TYM作为溶剂重悬,每只乳鸽感染剂量为1×106个,连 续感染5 d的感染模式为最佳。该研究建立了一种禽毛滴虫感染动物模型,为抗禽毛滴虫药物 筛选、禽毛滴虫入侵机制等研究提供基础。

关键词: 禽毛滴虫;动物模型;评价指标;造模方法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