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
  出版年
  关键词
结果中检索 Open Search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动物疫病生态型监测预警策略分析
卢受昇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24, 49 (6): 86-89.   DOI: 10.19978/j.cnki.xmsy.2024.06.14
摘要95)      PDF (1030KB)(64)    收藏
近年来,我国非洲猪瘟、欧美国家H5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等新发动物疫病的频发,给动物疫病监测工作提出了提高建设快速感知、识别新发突发传染病等风险因素能力的新要求。该文基于对当前动物疫病传播链的生态学分析和动物疫病监测工作的思考,提出了动物疫病监测工作的方法;通过基于风险的采样和生态型监测,提出了获得足够长时间稳定的动物疫病流行数据为基础的监测预警模式。这为有关部门开展监测预警工作提供了新思路,也为实现动物疫病的早发现、早预警、早应对和提升动物疫病监测的敏感性提供了一个新方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 常见消毒剂、清洁剂对H5亚型禽流感病毒荧光 RT��PCR检测结果的影响
卢受昇,吴立炀,叶健,许秀琼,余希尧,王福广,孙伯林,钟文霞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22, 47 (6): 70-73.   DOI: 10.19978/j.cnki.xmsy.2022.06.13
摘要196)      PDF (1062KB)(107)    收藏
近期出现的H5N8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对家禽业构成了重大威胁,加强监测是做好 禽流感防控的前提和基础。随着行业生物安全水平的提升,消毒剂在各生产流通环节得到较 广泛的应用,但这些物质对当前监测使用的荧光RT?PCR方法检测结果的影响如何鲜见报道。 本文采用禽流感病毒H5亚型HI试验抗原与相关干扰物质混合作为模拟样品,研究了生石灰、 烧碱、二氯异氰酸钠和戊二醛等消毒剂,洗衣粉、洗洁精等清洁剂,甘油、头孢噻呋钠等样品保 护剂,以及粪便等环境污物对H5亚型禽流感病毒核酸荧光RT?PCR检测结果的影响。结果显 示常用消毒剂对检测结果影响极显著,与对照组相比,浓度高于0.5%时的生石灰处理组和浓 度高于0.25%时的烧碱处理组出现不能检出情况,常规使用浓度的二氯异氰酸钠可导致荧光 RT?PCR扩增产物的CT值增加10.29~10.61,戊二醛可致其CT值增加4.77~12.68。对含有碱 性消毒剂的样品采取中和措施,可使检测结果有所改善。其他清洁剂、样品保护剂、污物对CT 值均有一定的影响,但差异不显著。说明常规消毒剂对荧光RT?PCR检测结果有影响,特别在 对消毒效果评估样品检测时需引起注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 无非洲猪瘟小区建设及其难点与注意事项分析
卢受昇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21, 46 (3): 36-39.  
摘要63)      PDF (1022KB)(38)    收藏
无非洲猪瘟疫区建设是农业农村部推进常态化防控非洲猪瘟的重要举措,非洲猪瘟 防控的根本方向。本文通过介绍无非洲猪瘟小区建设的依据、要求和重点,结合广东省无非洲猪 瘟小区建设案例实践经验,分析难点弱项,提出解决措施,为广大生猪企业创建非洲猪瘟无疫小 区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 不同年份 2.3.4.4 分支 H5 亚型禽流感病毒HA 基因的序列分析
卢受昇 1,李冰 2,孙彦伟 1,吴立炀 1,叶健 1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19, 44 (6): 35-38.  
摘要38)      PDF (1082KB)(23)    收藏
H5 亚型禽流感 2.3.4.4 分支病毒作为我国优势流行毒株已流行多年,流行毒株是否会 因变异而导致免疫失败引起关注。本研究对 2014?2017 年流行毒株进行测序,比较分析了其抗原 位点的变异情况,结果发现 2017 年的流行毒株已发生较大的变异,形成了一个独立的分支,与 其之前的毒株 HA 核苷酸序列的差异达 4.4%?5.4%。其最大特征是 HA 蛋白的 142 位 E(按 A/Goose/ Guangdong/1/96 毒株排序)发生缺失,导致该处增加了 1 个糖基化位点;同时受体结合位点的口袋 右缘发生 L145S 的变异,而这一位点的变异在 2016 年的毒株就已产生;2017 的毒株另有 12 个 aa 发生了较为一致的变异。故推测当前毒株的抗原性已发生了较大变化。但238 位(H3 排序226 位) 匀为 Q,保持禽源毒株的特征。就当前而言需改用 Re?11 或 rFJ56 株疫苗才能起到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5. 一株养殖场乌鸡源 H7N9 流感 HA 基因序列分析
卢受昇 1,冯开容 2,孙彦伟 1,吴立炀 1,叶健 1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19, 44 (5): 32-35.  
摘要17)      PDF (1321KB)(20)    收藏
H7N9 流感的宿主主要是鸡,本研究对 1 株来源于养殖场乌鸡的 H7N9 流感 HA 基因序 列进行测定,分析其分子特征,发现该毒株与当地流行的毒株核苷酸相似性高达 98.7%,说明本 次养殖场的乌鸡感染事件由本地区流行毒株引起。该病毒 HA 蛋白潜在的糖基化位点与其他参 考毒株一至,均为 5 个,分别位于 30?32、46?48、249?251、421?423、493?495 位氨基酸。裂解位点为 PEIPKG/RGLF,呈弱毒的分子特征。受体结合位点中,235 位 Q(H3 编码 226 位),仍保持禽源与 α?2,3 Gal 受体结合的特征,但 195 位(H3 编码 186 位)与 169(H3 编码 160 位)位均出现了适应人 与 α?2,6 Gal 受体结合的特征。本文为 H7N9 病毒感染不同宿主后的分子特征的研究提供有益的 补充。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